一年来,舒城二中党总支坚持以党建带关建,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标,始终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贯穿于学校工作中心。
一、摆上议事日程,健全工作机制
为了切实把“党建带关建”落到实处,主要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找差距,定举措。
校党总支召开专题会,紧紧围绕“为什么带”、“带什么”、“怎么带”、“带出什么成效”等课题认真查摆问题。党总支带头抓是推进关工委工作的重要保证。经过认真讨论研究,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实施意见和措施。
(二)建机制,抓考评。
1.建立总支负责制。校总支每年统筹谋划,建立学校关工委工作机制,明确关工委工作任务,量化关工委工作考核,保障关工委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建立贯彻机制。召开专题会议后,我们认真研究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党建带关工委建设”的意见》,要求把“党建带关建”纳入学校党建工作议事日程,做到部署、检查、考核、表彰四到位。
3.建立考评机制。在年度进行的部门工作考核中,将关工委工作列入对部门工作考评细则内容之中,加以督促检查推进。
(三)强班子、抓队伍。
1.配齐人员队伍。准确把握学校关工委的性质、任务和工作方针,进一步完善学校关工委组织机构,加强“五老”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关工委长效工作机制,扩大关工委的影响力,推动关工委事业健康发展。
2.做好协调沟通。选聘爱岗敬业、富有奉献精神的一些老同志加入学校关工委组织。
二、发挥“三个”作用,提高工作实效
在“党建带关建”工作实践中,主要调动和发挥“三个”作用:
(一)发挥好党总支(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为切实推动“党建带关建”有效实施,除召开专题会议外,定期对关工委人员配备、经费安排等进行精心研究。在新学年召开的全校工作会议上,专门部署“党建带关建”工作,提出5项要求。
1.健全完善“党建带关建”工作机制。按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督促和指导发挥关工委组织和“五老”人员作用。
2.加强留守儿童、学困儿童等关爱保护。
3.开展好“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
4.扎实开展“两史”、“三爱”教育活动。将其纳入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每学期安排不少于一次关工委或校外辅导员等老同志的主题教育报告和参与指导社会实践体验活动。
5.从拓展第二课堂教学渠道入手,吸引更多的孩子加入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的行列。
学校将按照《意见》和年度考评要求,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建立工作机制,并在日常工作中认真抓落实。
(二)发挥好关工委的协助配合作用。通过党组织的“带”动作用,通过相关载体和活动平台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该校关工委充分发挥校外辅导员专家和家长学校等队伍的作用,特别是近些年在“两史”、“三爱”教育、普法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办好家长学校等工作中发挥了承上启下的组织协调作用,得到学校和家长的好评。
(三)发挥好“五老”队伍的关爱服务作用。该校“五老”队伍在政治上、思想上能与时俱进,积极主动承担起培育、关爱、服务青少年学生的重任。如:在近几年开展的“两史”、“三爱”主题教育中,一些老教育工作者深入该校开展宣讲活动;德育活动已成为助学帮困、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常态化自觉行为;“五老”有力促进了该校校园戏曲、国史党史等各项活动的开展,成为青少年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
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近年来,该校关工委工作在国家、省、市、县获得了一些荣誉。学校先后荣获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安徽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零犯罪学校、禁毒教育示范校、安徽省少儿(幼儿)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六安市语言文字示范校、六安市教育系统校务公开先进单位、六安市文明窗口、六安市“五·一”劳动奖状、舒城县“优秀基层党组织”、“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先进集体”、“‘优课’活动先进集体”、舒城县文明单位等诸多光荣称号。
三、落实相关待遇,改善工作环境
(一)重视思想业务建设。每年认真落实“三刊”征订工作。为校关工委安排订阅《少儿画王》、《中国火炬》和《少儿科技》,每学期为每生征订爱国主义读本等,传阅有关文件。
(二)改善工作条件。将关工委移至科教楼四楼单独办公,并配齐空调、电脑等办公设施。学校在经费较紧的情况下,每年确保关工工作有充足经费开展工作。
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十四五”期间,学校关工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省、市、县关工委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坚持以德育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加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中华民族文化教育,充分发挥“五老”的优势和作用,为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舒城二中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