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早晨,凉风习习,今天是休息日,但舒城县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们放弃休息时间,迎着朝阳,集中在学校,分为五组赶往偏远乡镇的学生家中,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工作。
其中马河口—南港—百神庙方向的老师们先来到位于马河口三松村的汪某某家。汪某某还在卧室里休息,听到老师们的敲门声赶忙飞奔出来迎接着。接着,按照主教韦老师的要求,安静地坐在书桌旁等待上课。今天的课题是《认识栀子花》,助教徐老师先展示图片,初步感知,接着主教韦老师开始讲解:“栀子花,叶色四季常绿,花芳香, 除观赏外,花、果实、叶和根可入药,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效。花可以制作香料,果实可消炎祛热。”一旁的姐姐听到了,立即从庭院里摘下几朵带叶子的栀子花,顿时一阵花香飘来,也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孩子接过花束,对着鼻子闻起来,主教韦老师提问:“龙龙,这是栀子花,你闻闻香不香?”孩子深吸一口气再吐出来,使劲地点点头,嘴里嘟囔着:“花……香,香……”接着,助教徐老师问孩子:“你喜欢栀子花吗?老师帮助你养在花瓶里,好吗?”孩子点点头,拿了一个空的饮料瓶,接着徐老师帮助孩子接了半杯水,教孩子尝试把花束插在瓶子里,孩子照做了。就这样在一阵阵栀子花香里结束了两节课。该生姐姐告诉老师,今天弟弟不仅学了文化知识,也有动手实践活动,看来送教真的很有必要。得到家长的认可,一直是老师们的心愿。临走前,汪某某还递给韦老师一朵盛开的栀子花,这让韦老师非常惊喜,虽然汪某某平时不太主动,但今天送栀子花给老师,这对于老师们来说却是莫大的鼓励。
离开汪某某家,我们又来到马河口杨家村的何某某家。何某某是一个内向的孩子,但当老师们的汽车来到自家大门口时,他激动地招手示意,在欢迎着老师。接着,老师们拿出教具,让孩子学习《认识红绿灯》。由于他显得不耐烦,主教徐老师安抚情绪,告诉他;“如果今天斌斌乖,老师就奖励饼干给你吃。”接着徐老师开始教口诀:“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还播放视频。经过反复训练,加上手势教授,何某某慢慢知道了红绿灯的作用,再提问红灯车子是否可以行驶的问题,他摇摇头,并做“停”的动作,意思是红灯车子不可以行驶。课后,为了鼓励孩子,把饼干递给他,并提醒他:“下次还要继续努力哦!”孩子接过饼干喜不自胜。
舒城县特殊教育学校的送教老师全心全意为了残障儿童,把知识与爱传递到家。初夏的栀子花竞相开放,释放出浓郁的芳香,当老师们完成当天送教任务太阳已经落山,老师们擦擦额头上的汗水坐上返程的车子,欣赏着路边的晚景,嗅着栀子花香,此时已是收获满满。(徐丽莉 特约通讯员: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