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骄阳似火,阻挡不住求知者前行的脚步。黄海清名师工作室成员在这炎热的夏天,冒着酷暑分别赴武汉、银川参加培训。
7月9日至14日,工作室成员洪宝在市教研室张初平主任的带领下,和六安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核心成员一行33人来到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参加由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论坛》杂志社主办的第三期“课题研究与教育论文撰写高级研修班”的学习。
来自安徽、广东、湖北等地的100多名中小学一线教师相聚桂子山,共话教科研。华中师范大学组织了九位国内知名的顶级专家,既包括中学语文界的草根泰斗余映潮老师,也有课程标准设计和审议的顶层设计者杨再隋教授,有国家级CN核心刊物的执行主编谭旭,还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研究员,博士后合作导师刘永福等。与国内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的顶级大咖面对面地交流和学习,有效地促进了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在收获关于课题研究与教育论文撰写的专业知识同时更是被前辈们孜孜不倦的严谨教研精神感动,收获满满正能量。
7月24—26日,工作室成员黄娟在县教研室孔主任等相关领导带领下,和舒城县名师工作室13名主持人和成员赴银川参加“第二届全国名师工作室创新发展成果博览会”。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引领、融汇、博采、共享。”三天的会议日程安排,既有专家名师的讲座,也有理念碰撞的“高峰论坛”;既有生动有趣的“课程案例”,也有引人入胜的“成果分享”。三天的时间,工作室成员在炎炎夏日的银川,感受着工作室“名师”们深厚的文化底蕴,近距离接触到“名师”们执着的“教育情怀”,在接受新知识、新内容的同时,也学习到了其它工作室先进的经验和做法。
通过参加培训,黄海清名师工作室成员深深领悟到:名师工作室不能仅仅停留在“表象”,而要要“大树”一样深深扎根于“教学”、扎根于“教师”。要充分调动团队的每一人都具有教育情怀的,有理想、有目标的生活、学习,并愿成为为自己的教育梦想而不懈追求的人。“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相信不久的将来,舒城教育的“名师工作室”将会迎来更加灿烂的“教育星河”!(洪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