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一个落英缤纷、芳草鲜美的三月天,舒城县特殊教育学校柏林——干汊河——棠树送教小组的老师们迎着柔和的微风,带着精心准备的课程,沿着花香袭人、蜜蜂飞舞的田间小路来到棠树乡黄岗村一学生家中送教。
“先写横竖,再撇,捺……这是木子李。”刚走到学生李某某的家门口,就听到她的妈妈正在教她写字,看到老师们来了,笑呵呵地说:“就盼着老师来,孩子吵着要写字,这不刚从网上购得临摹字帖教她描描,不知笔顺教的对不对,老师给指导指导。”主教黄老师笑着说:“家庭教育搞得真细致啊!”黄老师便坐下来由写字入手,展开了今天的送教课程,学习《大与小》。黄老先通过直观图片及实物的展示与比较,让学生知道“大”、“小”的区别,又出示生字“大”、“小”,领学生读一读,书空笔画,尽量让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了解字意。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李某某都非常专注,跟着老师的节奏学得很开心。站在一旁的妈妈欣慰地说:“真好!老师教的比我好多了。”
为了寓教于乐,训练学生的运动协调能力,老师们带着孩子来到门口,借着春风,放飞小飞机,看着小飞机飞起来,李某某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又有谁会看出这曾是一个精神分裂连家人都不认识的孩子呢?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老师日积月累的送教,家长细致入微的照顾,家校合力,终会让这些残疾孩子绽放最美的自己。(张德梅 特约通讯员: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