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县教育局教研室关于名师工作室的工作指示和要求,工作室以真诚服务、专业引领、实践探索、共同发展为宗旨,紧扣课堂、联系实际,以典型引路,促进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化发展,以名师工作室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专业辐射作用,努力把工作室办成“名师成长的园地,资源辐射的中心,教研教改的前沿”,使工作室成为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科研意识和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的教师团队,促进我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工作目标
1.构建名师工作室的交流平台,通过网络、听课、外出学习等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促进工作室成员教师进行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的交流。
2.使本室成员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功底,掌握新媒体、新技术的使用方法,能熟练撰写教学设计并进行反思,能觉察到学生关注的问题,努力使工作室每位成员都成为具有一定教学风格的学者型教师。
3.使工作室成员能独立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能胜任学科教学,能熟练地使用新媒体、新技术,能有效地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成为学生欢迎、家长赞许的骨干教师。
三、工作措施
1.认真组织学员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有效的实践经验,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加强理论学习,开展读一本好书活动,并通过网站建设传播交流,引领小学教师逐步提升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2.在实践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寻教研教改的新思路、新方法并确定一项具有实用价值的科研课题,并以此为研究方向,在实践探索中破解教育教学、教研难题,带领本工作室同仁开展有效的科研活动。
3.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开展工作室内示范课、观摩课、评课、议课等活动。所有成员及结对人每人每学期精心准备一次公开观摩活动或一场讲座,并按县教育局教研室要求,随时根据需要参加送教送培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每学期每人听课不少于6节。
4.经过工作室成员推荐与考察,吸收一批具有敬业、开拓、创新精神和在教学、教研业务能力方面较强的青年教师为工作室成员培养对象,在协助工作室开展工作中锻炼提升自我。
5.继续做好工作室网页建设,定期更新内容,及时报道工作室各项活动开展情况,每月组织一次网上研讨活动。
6.工作室每学期集中活动不少于4次,每名工作室成员培养对象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研讨、交流活动,做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7.建立健全工作室档案资料积累与管理制度。
四、具体工作安排
月份 |
主要活动内容 |
主持人 |
活动地点 |
1—2月 |
1.制定工作室工作计划和个人发展计划。 2.撰写工作室及个人工作总结。 |
汤其林 |
城关三小 |
3月 |
1.开展校内公开课教学研讨活动。 2.组织一次网络研讨,汇总整理论坛问题,形成问题库。 |
汤其林 杜全发 |
城关三小 |
4月 |
组织2018年全县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会年会暨小学毕业班研讨会。 |
教研室 |
城关三小 |
5月 |
1.组织教师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网络晒课活动。 2.邀请教育专家来校做专题培训讲座。 |
汤其林 |
城关三小 |
6月 |
外出学习交流(具体地点另定) |
汤其林 |
待定 |
7—8月 |
1.精读1本教育教学专著,并撰写读书笔记、教育教学随笔或心得体会。 2.准备课题申报。 |
各成员 |
分散自学 |
9月 |
1.高效课堂教学研讨;观课、议课、说课、悟课。 2.开展校际交流活动。 |
汤其林 王立军 |
城关三小 交流学校 |
10月 |
1.开展送教送培下乡活动。 2.指导、选拔中青年教师参加县、市小学数学优质课比赛活动。 |
汤其林 |
城关三小 |
11月 |
1.校内示范课及课例研讨活动。 2.开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项目研究培训。 |
汤其林 |
城关三小 |
12月 |
1.学期总结,上交相关材料。 2.自学相关理论书籍,撰写教育随笔、教育叙事、读书笔记、教学论文等,并参加相关评比活动。 |
各成员 |
城关三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