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舒城教育信息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校新闻 > 校园动态
小荷才露尖尖角……棠树乡寒塘小学青年女教师杨翠印象
字体【 】  【日期:2018-10-29】  【单位:舒城县教育局】  【发稿人:棠树中心学校】    【 关 闭 】

    2018年10日20日至21日,在合肥银瑞林国际酒店五楼大厅,棠树乡寒塘小学青年女教师杨翠,有幸参加了和美课堂骨干教师培训,领略了一线专家的风采,观看了他们在课堂上的精彩展示,聆听了他们的专题讲座。高峰论坛教研活动结束后,找出自已在教学过程中和大师的差距。对窦桂梅的《葡萄沟》,丁慈矿的《对课初阶》,张祖庆的《我有一个想法》,何捷《商量》,孙双金的《走进李白》,王文丽的《整本书阅读课例》等课例和经验,课后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对于他们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惊人的个性魅力,感触良多,决心在以后的教学运作中,三五年过后,雄鹰展翅,鹏程万里。勇立潮头,大显身手,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她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永正的京剧喝腔进课堂,何夏寿的民间故事进课堂,孙双金的情智教育进课堂,活跃气氛,起了模仿引领作用,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流和方向,悉心体会,深刻领悟,初步悟到了这三位大师的教学真谛。对教学名师的独特风格和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或地域文化教学风貌,特别关注。时刻告诚自已:即使取得成绩,既不沾沾自喜,更不浅尝辄止,时刻戒骄戒躁。
    平时留意最新教育动态,对陕西安塞民间艺术五进课堂(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在全区中小学全面推行腰鼓进体育课,剪纸进手工制作课,农民画进美术课,民歌进音乐课,陕北曲艺纳入学生社团活动,走出了一条具有安塞地方特色的素质教育之路),对“儿童的语文”,中国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流派(于永正语文教学思想高峰论坛研讨会实录)特别看好,悉心研究了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对播种童话(何夏寿教学智慧的思想内核一一以“天纵之道"守护童话精神,因特别喜欢童话而形成约“童话育人观”,用民间文学的“乡土情结”滋润儿童生命,让儿童文学点亮小学语文课程),传承民间艺术,特别有兴致,潜心修炼,写了厚厚的两大本学习札记,准备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摸爬滚打,砥砺前行,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凤凰涅槃后,再华丽转身,笑傲江湖。
    平时用爱感化学生,二年级学生胡若愚就是一个明显的教学实例。多作业,多督促,高标准,严要求,允许犯错,允许改正,时刻不忘他是孩子,从来不用成人的眼光去要求他,经过春风化雨般的循循善诱,收效显著。2017至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在全县小学语文数学两大学科毕业班统考中,她和洪少桂老师共同努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荣登光荣榜,名列榜首。
    她鲜明的教学特色:工作认真,教学有方,收效显著。或走出去,或就地取材(争取多参加各种学习机会,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邀请本校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不定期举办小型讲座,研讨教研教改新方法,多磨课,多晒课),适当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精心制作课件,有的放矢,进行教学。每上一节课,对于自编的教案,课前有预设,课中有修改,课后有反思,天天坚持,事事落实。

    这位几年前毕业于淮南师范学院新闻专业的高才生,认为教师是天底下最阳光的职业,也因为喜欢童真的孩子,考取了“特岗”,以后一门心思搞教学,满怀耐心育幼儿。纵观她这几年的教学实绩,献给孩子的就是一本大书一一《爱的教育》,献给学校的就是一份厚礼一一师:生深情。我们衷心祝愿她和学生一起健康成长,早日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多结硕果。(袁先华  特约通讯员:程宗听)



Copyright © 2013 舒城县教育局电化教育馆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舒城县教育局电化教育馆  制作:舒城县教育局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大黉水巷2号  联系电话:0564-8621209  皖ICP备17023175号-2  皖舒公网备2013第102号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7.0或以上  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