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检查情况的通报
字体【
大 中 小 】 【日期:2017-12-21】 【单位:舒城县教育局】 【发稿人:营养办】
【 关 闭 】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工作检查情况的通报
各中心校,初级中学,相关完中、民办学校:
根据县教育局开学工作安排,为更好地督促检查全县各校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县营养办分两组于9月13日至9月18日对全县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学校营养餐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17年秋学期,全县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学校208所,学生共35188人。从检查情况来看,所有学校都高度重视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基本做到了按县有关要求规范操作,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有序推进,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全员参与,供餐情况运行良好,家长和学生满意度较高。具体表现在:
一是组织有力,制度完善。各中小学校都成立了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组等组织机构,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日常监督。各学校从管理机制、安全卫生、从业人员管理到食品的采购、储存、加工、供应等每个工作环节着手,操作流程、人员分工、具体责任体系等都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张母桥中心校、马河口中心校、查湾中心校、棠树中心校组织专人督查学校供餐食堂,加强食品安全的管理。
二是操作规范,确保安全。各校都能按有关文件要求,规范操作流程,从源头确保食品安全和资金安全。主要是严把“四关”,即:严把签字验收关。各校高度重视原材料的采购工作,千人桥中心校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参与食材的招标工作,同时各校坚持对配送的各类食材做到三点:一是索证。查看每天食品的质量和保质期。二是验收。对各类食品进行开箱检验,如发现不合格食品,及时要求予以调换并上报中心学校,杜绝不合格产品入库,如产品合格,送货人和验收人当场签字封存。马河口中心小学每天都安排3人进行验收,且验收记录清晰。三是公示。各校均将每周、每天的食谱和价格上墙公示,接受社会和学生的监督,五显中心校、周公渡中学公示内容全面。严把储藏、出库关。各中小学校营养餐食品贮藏室做到了清洁卫生,配备了防鼠、防蝇、防尘等必要的设备设施,并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各中心学校每天上报出入库管理情况,及时进行信息收集,发现问题产品,及时处理,做到万无一失。严把人员培训关。食堂供餐主要是严控食品采购、食品储藏和食品加工,而这首当其冲的就是抓实人员培训。春秋中心校、城关中心校、柏林中心校、桃溪中心校、孔集中心校分别召开食堂财务人员和食堂工作人员培训会,要求学校食堂搞好成本核算,建好学校食堂台账,强化常规管理。严把学生安全关。大部分学校都办理了食品经营许可证,部分学校正在办理,从业人员均有健康证。所有学校都有食品留样并有记录,同时严格执行了校领导陪餐制度、教师值班制度,制度执行良好,记录完整。杭埠中心校、西衖中心校、河棚中心校、万佛湖中心校、孔集中心校、城冲中心校、文翁中学、晓天中心校等学校午餐后学生管理规范,确保了学生吃得舒心、家长放心。
三是营造环境,平稳供餐。杜店初中、舒茶中心小学、山七中心小学、南港明德小学、汤池中心小学、干镇中心小学、桃溪三沟小学和万佛湖九井小学克服学生多、餐厅小等困难,积极想办法,为学生就餐创造良好环境。张母桥中心校多方想办法筹措资金、维修变压器确保食堂供电稳定。针对雨天食堂易摔跤、跌倒的问题,大多数学校专门为食堂里外以及排队路口铺设防滑地毯,督促各班级陪餐老师加强雨天的纪律管理,为孩子们创设安全的就餐环境。春秋中心校在学生用餐时一方面进行用餐文明礼仪教育,另一方面让膳食委员会成员陪学生一同就餐,并随时就饭菜质量问题和学生们的需求向学校汇报意见和建议,杭埠中心校在发现问题时立即召开会议,及时解决问题,确保了每个学生吃饱吃好。城关镇仁和小学做到了停电不停餐。
二、存在的问题
1.食堂工人不能熟练使用灶具、蒸饭车等设备,导致部分设备损坏。
2.设备使用不够规范。水池没按要求安装、刀具没有专用、盆桶等没有按要求定位存放。
3.食品留样不规范。留样量不够、标签填写不规范,有的甚至没有标注日期。
4.供餐台账不规范。出入库单由一人保管,不符合要求。
5.公示内容不规范。没有按要求公示内容。
6.食品存放不规范,通风条件不够,冷藏柜或冰箱里生熟食混放,有少数学校把消毒用品和食品放在一起。
7.食堂从业人员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工操作时没有穿工作服、戴发帽、口罩等。厨房操作间存在安全隐患,煤气罐靠近火源、软管连接。大部分学校没有处理好厨余垃圾。
8. 部分学校从带量食谱看,营养午餐营养搭配不够均衡,食谱安排不合理。
9. 食材采购验收不够规范。采购时没有执行询价等制度,验收时没有做到三人当场验收签字,对质量差的食材没有拒收。
10. 少数学校就餐秩序较乱,存在安全隐患。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1.注重抓好养成教育。营养改善计划不仅仅只是改善了农村学生的营养状况,我们更要注重在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爱惜粮食的习惯;注重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纪律教育和集体观念教育,让学生终生受益。
2.注重抓好规范管理。严格按照食堂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规范食堂运作。做好从业人员晨检、食品留样(每种食品数量不少于100克,在学生就餐前留样,放于冷藏柜中,不少于48小时)、餐具消毒等工作。要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熟练操作,减轻劳动强度。
3.做到亮证经营。所有食堂都要办理好《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出入食堂管理人员健康证并在食堂醒目处张贴公示。
4.加强对大米、食用油的验收、保管和监管。
5.规范定点采购的时鲜蔬菜、肉类等食材,醇油、液化气等燃料的采购合同、验收和价格。各学校要将定点采购合同复印件交营养办备案,各定点供应商须在每月初把当月的肉类和主要蔬菜价格以及液化气和乙醇的价格报县营养办备案。营养办成立询价小组,根据市场询价和各供应商的报价,每月给出参考价格。就餐学生50人以上的学校,需3人以上当场验收、签字,其中要有一名当天值班教师参与,做到全员参与监督。50人以下的学校,不得少于2人参与验收,也需要一名教师参与。验收要验质量、验数量、验价格。
6.各校要规范营养餐财务管理,要做到日清、周核、月结,确保阳光操作,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7.各校要规范营养餐档案管理。尤其要做好每一天学生用餐花名册的登记、每周学生签字、班主任签字工作,学生签字不得代签。签字花名册作为膳食资金补助、劳务补助的重要依据。
8.要加大宣传力度,各中心校要收集典型案例和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并及时上报局报营养办;同时要加强和学生家长的联系,发挥膳食委员会的作用,让这项民生工程得到社会认可。
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县教育局营养办每月都将就一个主题不定期对营养餐学校学生就餐情况进行抽查,抽查结果作为年终考评的重要依据。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关系到下一代的身体健康,也是教育扶贫的大事。各校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历史责任感,切实把这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做好做实,让学生受益、家长放心、社会满意。
舒城县教育局
2017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