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苑孩子报》育子经验研究报告
一、问题提出:《南苑孩子报》是明德小学家长学校和少年大队联合主办的校报,家长们、学生们爱看吗?对于家长而言:《南苑孩子报》的育子作用有哪些?校报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的?
二、调查方法:
1.了解《南苑孩子报》的办报目标和愿景;了解学生读报的兴趣爱好,《南苑孩子报》你是如何阅读的?
2.收集《南苑孩子报》1----12期;全面了解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图片、优秀论文、教学案例、教育叙事和家长育子经验介绍。
3.通过样品抽查了解,掌握班级孩子阅读《南苑孩子报》的概率、频率,孩子家长阅读《南苑孩子报》的概率、频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喜好《南苑孩子报》的那些栏目?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南苑孩子报》创刊于2009年6月,是明德小学孩子们“六一”儿童节的一份厚礼。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校园文明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传递学校教育教学讯息,在迎建国60周年和第60个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应运而生。首刊的发刊词是《南苑奇葩为明德添彩》。当时发行1000多份,让明德小学18个班级每个学生人手一份。当时校报的编辑有校长、教导主任、大队辅导员等4人组成。他们是学校骨干教师和中坚力量。编辑们所授学科互补,才艺多种多样。特别是明德小学是经典诵读项目学校,对孩子经典诵读的传承是语文教师不可推脱的使命。在编委中:有2名是语文教师,一名师音乐老师,一名是美术老师。
校报初定的栏目有:校园广播、首版文章(或发刊词)、育子经验介绍、学生优秀习作、小小书画家等。图文并茂,浅显易读。抓住明德经典诵读特色、注重学生书画才艺展示。以点带面,让18个班级期期有文章,班班有亮点,回回有阅读心得。
通过调查了解到:明德学生课外读物有《少儿画王》、《小学生导读》、《红蜻蜓》、《安徽青年报 小学生周刊》、《小学语文课文同步拓展阅读》等,学生在家长的陪伴下购买一些零星的课外读物,比如名著《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窗边的小豆豆》等。最为喜爱的报刊是《南苑孩子报》。因为此报切合学生实际校园生活,接近孩子阅读水平,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每学期一期《南苑孩子报》发到孩子手中,孩子当堂阅读、当天阅读完的占大多数。低年级的孩子,可以在家长的带领下阅读。有些孩子当周阅读完的,读图的多。极少数孩子把报纸丢在一边,认为这是可有可无的事、可读可不读。在一些调查问卷中,一些学生说:“晚上躺在床上,打开自己学校的《南苑孩子报》,读到身边伙伴的作品,真的十分开心!”“这是我们自己的小报,我也要爸妈指导我,下期我的作品也要上。”
2.《南苑孩子报》1---12期(截止于2015年1月20日)收集有关家教图片171幅;发表家教文章17篇,提供家教讯息120条。其中有优秀论文和家长育子经验交流,还有课外阅读和名师教育教学经验交流。特别是舒城县南港中学政教主任郑昌来《我和女儿一起成长》、中学教师蒋能兵《给家长的几点建议》、中学教师张红霞《家庭教育心得》、明德小学教师霍同长《为孩子撑起一方晴空》、一年级韦佳家长《家长也应注重孩子的启蒙教育》、明德小学《三年级学生家庭教育浅析、明德小学教师王吉聪《怎样让自己的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明德小学课题组提供的《家庭教育应多引导孩子学会做人》等等,都很有指导实践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南苑孩子报》在每期中缝里刊登一些实用性很强的有关安全知识再教育:《小学生暑假安全公约》(12期)《致家长们一封信》(9期)《小学生暑期安全知识讲座》(11期)《安全常识歌》(3期)《防甲流小知识》(2期)。
学生们在习作中抒发亲情、爱心、童真、童趣,应有尽有:《经典伴我成长》(鲍兰馨 六一班)《合肥科技一日游》(李新雨 四二班)《辉煌六十年》(胡伯韬 六三班)《傍晚的天空》(舒小凡 五一班)《小兰花》(葛彧 六一班)《永恒的母爱》(舒玉茹 四一班)《开水不响 响水不开》(李文慧 四三班)《成长的烦恼》(李倩倩 六二班)《孙悟空下凡记》(朱俊达 四二班)《我的雀斑会跳舞》(欧咏华 四三班)《芜湖方特游》(赵微 五三班)。
“明德小小书画家”历来是孩子们喜爱的栏目。铅笔画、水彩、蜡笔、剪纸形式不一,题材广泛,童心童梦,五彩缤纷,精彩纷呈。钢笔字、铅笔字、毛笔字各领千秋,唐诗宋词、名言警句挥洒自如。这是孩子们文化天地,未来的书画家将从这里起步。
3.以阅读《南苑孩子报》第十二期为例,通过抽样调查了解到:四(3)班69人,浏览报刊69人;细读的(每篇文章都看、图片也不例外》63人。四(2)班69人,浏览报刊69人,精读的65人;四(1)班67人,浏览人数67人,细读的63人。学生一般在刚发到手就阅读报刊的占73%;回去在晚上阅读的占92%;家长和孩子一同阅读的占42%。孩子把报纸放在书包的时间一般最长为一周,阅读次数2---3遍,有的甚至4--5篇,或者更多,因为有自己的作品选登,孩子乐看不疲,还引导家长再看。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在一个班级孩子,一般喜欢阅读自己班级刊登的学生优秀作品。对于同一篇作品,阅读的次数较多,感受也深,甚至因为作品登载,拉近同伴之间的关系,学生之间除了羡慕之外,更多地是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作品刊登似乎有着班级文化凝聚力,优秀班级投稿的人数和投稿频率明显比一般的班级要多、要高。
4.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孩子们喜欢阅读“校园广播”、“图片新闻”“我是小小书画家”“三好学生、优秀干部表彰”等栏目。对于高年级一些优秀作文、家教论文兴趣不大。因为篇幅相对长,有些话语难懂、难理解,阅读起来有困难;需要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家长给予一定的指导。家长倒是相反:喜欢看一些有实际指导性的家教文章,喜欢自己孩子登载的文章。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了解到,家长对《南苑孩子报》充满了期待,期待更多的家教作品,期待更多孩子优秀作品,更期待多多出版如《南苑孩子报》这样家校合作的精品。
四、结论:
一、《南苑孩子报》应运而生,是南港明德小学孩子盼望已久的校报。校园文化的发展、校园文化的需求,最终渴望、期盼一份自己校园的一份文化载体。
二、学生在校报中阅读成长,在成长中阅读实践;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大课题。
三、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这是颠破不变的真理。南港明德小学大胆地创新在于:创办《南苑孩子报》,简明实用。运用校报载体:不仅增加家长与学校得联系,更要加大校园文化对家长的普及和影响。教育在平时,教育在潜移默化,教育更在细节。办报,让这样的教育理念付诸于真实行动;办报,让教育理念付诸平常课堂;办报,让校园文化浸润校园的每个学生。(南港明德小学《家长学校在家庭教育立德树人中的作用研究》课题组 编辑:霍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