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舒城教育信息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管理 > 家长学校 > 小学教育
拥抱孩子会比语言激励更有力量
字体【 】  【日期:2015-8-15】  【单位:舒城县教育局】  【发稿人:教育关工委】    【 关 闭 】




    一晚,看到“容声冰箱。越战越勇”电视节目。其中有个节目“追梦人”是三个孩子:申冠、申奥、申华。三个七岁孩子的梦想是为姥姥姥爷赢得一个洗衣机。三个孩子同时到舞台上展示了优美的体操,博得几位评委的啧啧赞叹,他们分别亮出绿灯,一并通过,挑战成功。台下的观众也是一片哗哗地掌声。当主持人问三个孩子同谁来的,孩子说是和姥姥姥爷来的。“为什么妈妈没有来?”主持人无意地问着。“妈妈不能来,妈妈在天堂。”一个孩子伤感地说。他们的脸上始终没有笑容。主持人向孩子道歉,把三个孩子的姥姥姥爷请上舞台。姥姥泣不成声,说孩子们的妈妈在一次脑颅手术中失去生命,从此三个孩子很少言语。“孩子爸爸在外打工,没有舍得停工,没有来。”姥姥补充说。显然这是个极其普通极其不幸的家庭。

    几个评委听了姥姥的介绍,都很感动,两个女评委眼眶早已湿了。一个女评委情不自禁地走下评委席,说:“孩子!我们来做个游戏。让阿姨抱抱你们好吗?”三个孩子有些不好意思。他们都愣在那里。其中有个孩子在姥姥的怂恿下,怯生生地走近阿姨身边,伸出了双臂。台下响起热烈地掌声。另一个孩子只好也走近阿姨身边,可是两个双臂僵硬地放在自己腿边,显得好不自在。阿姨跨前一步,一下子把他搂在怀里。第三个孩子也投进阿姨的怀抱......另一个女评委预约三个孩子有时间到北京玩。

    整个节目也就不到十分钟,但留个我深深的印象,几天后,那个场面还历历在目。特别是女评委给予三个孩子的拥抱。我想好多感动好多表达都在那三个真诚的拥抱中。孩子有多久没有投进妈妈的怀抱?妈妈怀里的温暖孩子还记得吗?阿姨的怀抱像妈妈的怀抱吗?我们都不知晓。我们在感动之余,禁不住地想:有时一个拥抱,胜过万千语言。对于这样七岁孩子,一次舞台表演,让亿万观众能够记得他们;对于七岁孩子,一个舞台上真诚的拥抱,会让他们永远记得。就像他们自己说的:“妈妈在天堂看着我们呢!”我们真的相信,这样的场合,这些孩子精彩的表演,妈妈一定知道。我们更加相信,那个阿姨抱着孩子,他们的妈妈在天堂会看得真真切切。妈妈虽然走了,孩子不缺爱,有姥姥姥爷倍加珍爱呵护;有周围人伸出援助之手。爱在传递。可喜的是,三个孩子想着为姥姥姥爷赢得一个冰箱,不再让姥姥的手在这个冬天皲裂。人小志大,三个孩子就像他们的名字,一定会让中华体操赢得奥运冠军。我们真诚地祝愿他们健康成长,为国争光。

    故事讲完了,可我一直在沉思。我在叫好那位女评委的爱心,更在惊叹那位女评委爱意的表达。因为孩子需要更多的肢体语言来传递爱意。这是多么尽善尽美的事:母亲的一个亲吻,对一个快要上学的孩子;爸爸的一个排肩动作,对于走进考场的孩子;老师的一个大拇指,对于回答问题的孩子;爷爷奶奶的一个微笑,对于做错事的孩子......生活中有着很多肢体语言,就像冬日暖阳,里里外外都是灿烂辉煌。学会运用肢体语言,对于一个老师,那是多么重要啊。课堂里,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老是四平八稳;课下里,不要捆绑自己的手脚,可以和孩子一同欢跳。蹲下来看孩子,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思维。不妨蹲下来,多看看孩子肢体语言,愁喜欢跳,溢于言表。和着孩子最好的沟通,不妨多用些他们的肢体语言,孩子一定会乐于接受。让孩子常常想起你的方法,是娴熟地掌握他们表达上的同道。

     于永正老师了解儿童,理解儿童,信任儿童。他常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一位六七岁的孩子。他和孩子们同唱、同跳、同乐、同悲,有感情交流,有心灵沟通,更有动作的默契。他能敏锐地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懂得用最恰当的方式去激励孩子,课堂上经常看到他为孩子竖起的“大拇指”;他倾听孩子发言,常常是半蹲下身子,很长很长时间,让孩子说完后,才站起身子;对于有些孩子好走神,他会善意地摸摸孩子的头提醒......当老师难,当小学老师更难,难就难在一个“小”字上。因为孩子小,很幼稚,需要细心呵护;因为小,易受熏陶感染,要尽可能给予正面、积极的影响。哪怕是一个极其微小的细节。于老师都快七十岁了,依然童心未泯。在课堂上有时“装猫扮狗”,逗孩子在乐中学;在课外,引孩子玩,让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去感受人生,在受别人爱的过程中,学会爱人。

     一代教育大师是这样,他留给我们对教育更多的思考。不管怎样,我们不要忘了,一个常识:人类最先的温存,是在母亲的怀抱。当你深深地表达爱意时,拥抱比语言更有力量。当你难以表达爱意时,拥抱比语言更透彻。心与心,注入了暖流;只有拥抱。心与心,距离化为零;只能拥抱。(明德小学家长学校  霍同长撰稿

Copyright © 2013 舒城县教育局电化教育馆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舒城县教育局电化教育馆  制作:舒城县教育局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大黉水巷2号  联系电话:0564-8621209  皖ICP备17023175号-2  皖舒公网备2013第102号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7.0或以上  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