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如何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做好家长工作,不仅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培养健康健全少年儿童的必然途径。当今在我国广大农村,人们正轰轰烈烈的忙于脱贫致富,然而年轻的家长们,在忙碌的同时又无不渴望“子成龙,女成凤”,可是由于忙碌,加上自身的条件,使他们对孩子只有爱的“渴望”,却缺乏爱的“能力”,于是乎,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出现了种种怪异的现象,要么放任自流,不管了;要么,心急如焚,管不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觉得重视家校合作是全面提高我们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
蒙台梭利说过:“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成长中的孩子,在他们的身上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变化,有时,这种变化是截然相反的。孩子是变化发展的,教师和家长的观念是否跟得上孩子的变化发展呢?
有些学生家长认为:孩子上学了,孩子的教育责任就全交给学校了。还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把自己的思想完全地强加于孩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些家长一味热衷于赚钱,家庭责任意识淡薄,认为对子女管吃、管穿、管花钱,把孩子送进学校大门便万事大吉了,很少过问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还有一些自身文化素质较低的家长认为,龙生龙、凤生凤,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孩子也成不了大器……因此,抱着管不管无所谓的态度,而且对教师心存戒心,教师管理学生一严格,便认为教师故意跟孩子过不去;这样的家长怎么能够参与的家校合作中呢?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需要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建立沟通和合作的关系。家校合力,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和熏陶,养成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品质。教师是孩子学校生活的教育者,而父母是孩子家庭生活的教育者,为了孩子,教师要与家长相互沟通思想,共同寻求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加大职责认识和联系确有必要。为了整合家校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作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家校合作进行改善。
首先不可忽视的是家访。家访要彻底的改变理念,改变以往的告状式,要知道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于是即使是针对问题孩子,也本着爱护孩子的自尊的原则,家长和老师要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角度分别查找教育的弊端,为了孩子的发展而和家长共同寻求恰当的教育方式,让教育对于某些孩子做到恰到好处的施展。
其次是电话访问。在电话访问的过程中,多数是有喜事要和家长分享,大到某些孩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小到某些问题孩子的一点进步,这不仅是分享,更是对孩子、对教育的一种肯定。
第三,重视家长会的开展。在召开家长会时,不光从学校的便利角度出发,而要顾及家长们的时间,避开繁忙的季节。另外我们对家长会的开展要注重实效,不走过场,家长会上不仅向家长宣传与时俱进的具有时代要求的教育观念,更要共同探究教育中的不和谐问题;不仅要老师和家长互动,还要家长与家长之间互动。最终要让家长通过这些活动,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获得极大的收获。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与学校、家长与老师确实有合作的必要。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开放,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纷至沓来的大量信息,在刺激着孩子们的感官,同时也对孩子们的心理、思维、情绪、行为等起着影响和干扰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家校之间的合作尤为重要,需要双方形成一种合力,共同去探索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有的放矢地寻求孩子们能够接受的教育方法,这也是家校合作的重要目的。
家校合作的一致性包括教育目标、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的一致性。学校应该把自己的教育目标、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向家长明确;家长也应该把自己对子女的期望、育人方法等向学校表明。然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进行谋和、协商,力求在上述各方面达到一致。
家庭作为家校合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应该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而家长又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家长的作用得不到很好地发挥,那么家庭教育必定是失败的,而家庭教育的失败又将导致家校合作的断层、变异。因此,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之融入于科学的家校合作中,并让他们感受到家校合作所带来的孩子的成功对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家校合作是尤其重要的。
实践证明: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真正得到提高。(明德小学《家长学校在家庭教育立德树人中的作用研究》课题组 王德志撰稿 编辑:霍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