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州市的调查,每年从小学升入初一后,有60%的学生成绩大幅下滑,年年如此。这是为什么?
首先是制度上的问题。中国的小学和初中是分开的,小学管小学,初中管初中。小学生学三门主科,上学时间是从早上七点半到下午五点半;一到中学,要学七门主科,上学时间也是从早上七点半到下午五点半,这科学吗?
学生成绩大幅度下滑,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小学生的学习速度太慢,也就是学习习惯的问题。小学中高年级考试内容用120分钟完成,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宽松的。因此小学生在考试时不会紧张,慢慢来;老师也要求慢慢做,不要着急,这样就容易使学生形成慢的习惯。一到初中,同样是120分钟,可是考试内容多了,难度大了,很多学生都不适应,到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才做了一半。所以,我们学校从小学五年级开始,120分钟的标准考试时间,我们要求学生100分钟全部交卷;一个半小时的作文,要求一个小时完成——提速!
另外,在小学阶段,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多玩。为什么?你不让他出去玩,本来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的作业,他就花三个小时,因为你反正不让他出去玩,他就慢慢磨呗。你如果让他出去玩,他就会想办法快点写完作业,这样,慢慢就养成了快的习惯。
总之,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学习效率,天天死读书未必是好事。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完成从小学到初中的学习过渡,我们提出6条建议供家长参考:
1、适应变化了的学习环境。
初中不同于小学,突出表现为"三多"——课多、书多、老师多。不少孩子感到不习惯,对功课应接不暇。家长要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不要只重视班主任的课,而忽视其他科目。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孩子形成科学的作息时间,专注的读书听课,勤学好问,独立钻研问题,养成自我验收的习惯等。
3、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
中学的学习任务很重,学校把学习方法指导已列入教学内容,家长要积极配合。一般强调五个环节:① 预习② 听课③ 笔记④ 复习⑤ 作业。
4、明确智力上要“三过渡”。
初中一年级与小学高年级在智力培养上,既有衔接又有发展,要完成三个过渡:
一、在感知方式上,由以听觉型为主转变为以视觉型为主,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
二、在记忆方式上,由以机械记忆为主转向以意义记忆为主。
三、在思维方式上,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要鼓励孩子学会独立地对学习材料进行综合、判断、推理,发展思维能力。
5、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6、排除孩子的学习困扰。
有些孩子成绩下滑是有多种原因的,心理因素是其中的重要方面。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和孩子仔细谈谈心,及时疏导不良情绪,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
(南港明德小学家长学校 霍同长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