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应对---孩子进入逆反心理成长期 转载三
预先订下原则
就以女儿申请大学这件事来说,她和我们的意见真可说是南辕北辙,我们认为她的成绩和资质可尝试几所不错的公立大学,然而她却只想申请两所本地的私立学校,因为毫无交集可言,只好藉开会来好好讨论了。我们采用史氏父子书中的建议,经过几次热烈的争论,终于达成共识。不过有个“但书”,就是必须是在她拿到足够奖学金的情况下才能去她心目中的理想学校就读。换句话说,学费必须和公立学校差不多才行,她几度委屈地陈述她也认真祷告了一年多。其实今春第一次漫步在充满古意的典雅建筑和一片青葱的校园时,我就已经为之着迷了。如今看着她以感恩的心在她心仪的小型女子学院开始人生另一段旅程,我们也听说从我们家直通她学校附近的高速公路即将完工通车,我也暗自欣喜从此我们母女间的距离更短了。
此外,我最感欣慰的是全家及时订下有关开车的规则,女儿虽在两年前就拿到驾照,但我们早已说好待她满十八岁才考虑让她开车,可是她同学纷纷升格坐上驾驶座,开始享受来去自由的生活。我正愁着不知该以何种正当理由婉拒朋友不断相邀开车之事,(其实大部分时候当我单独载她出外办事时,我们聊着体已话,那是我和她最贴心的时候,因此我很乐意当她的司机。)『青春期孩子的心,我懂!』这本书中所举的例子啟发了我,于是我们和两个青少年孩子兴奋地制定我们自家的开车规则,趁她们意兴高昂之际,也就在一片嘻笑声中顺便把她们未来约会的规范也订立了。黄维仁博士不久前谈到亲子关系时也曾说过“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交通规则,每个人也都需要有心理疆界﹐对青少年则必须恩威并施﹐赏罚分明。”因此我想全家及早一起定下有关开车及交友约会的标准事宜,将来绝对会省去许多争执与麻烦!如果每个家庭都能从孩子幼小时就设立这种模式,必然会有防范未然的正面作用。
敞开沟通的大门
书中也特别提到为子女找一些良师益友(Mentor),帮助孩子在成长路上能走得更稳妥。毕竟孩子和朋友之间相处的自在和无话不谈是许多父母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那么为孩子寻觅一两个人品正直、真正关心他们且和他们合得来的人,可以从旁辅助父母,在某些方面给孩子适时适度的建议。
作者不断提纲挈领地呼吁青少年的家长要维持一种宽容的心态,以无尽的爱来包容孩子叛逆的行为,永远敞开沟通的大门,让子女在彼此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以史氏父子多年辅导的经验,曾经帮助过许多的家庭,相信这本书的中文版也能对华人家庭有所助益。
回想这一年多来,家人在处理事情方面都变得比较理性,特别是我这个超感性的人也逐渐往理性的方向迈进,当然这其中还有其它因素的影响,不过因此而使得家庭气氛更和谐倒是翻译本书时未曾预期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