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舒城教育信息网!
材料诚可贵,实干价更高
——舒城一中创建县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材料整理工作汇报
字体【 】  【日期:2015-4-29】  【单位:舒城县教育局】  【发稿人:审核员1】    【 关 闭 】

 

我校于2014年11月7通过舒城县语委办专家组的评估验收,成为舒城县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工作从2012年4月开始启动,档案资料从2014年8月初开始收集整理,创建县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历时三年,特别是最后三个月,在语言文字规划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向各位领导、同仁简要汇报如下:

一、档案资料 爬罗剔抉  

档案资料是创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一个单位创建进程的基本形式,也是创建评估验收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到创建的成果。为此,我校高度重视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学校严格按照舒教职[2011]19号《关于开展县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工作的通知》和《舒城县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评估指标体系(中小学)》要求,爬罗剔抉,也就是广泛地搜罗,精细地选择档案资料,确保齐备、规范。
  1.加强学习,明确要求。学校抽调精兵强将,成立创建档案整理小组,进行集中培训。一是学习兄弟学校创建经验。我们创建之初到舒城二中和实验小学学习创建经验,获取直观认识。在二中学习的收获之一是认识到创建工作人人有责。比如写规范字,不仅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要写规范字,就连学校领导批阅文件审批单据都必须写规范字。在实验小学学习的启发之一是专题片必须突出专一性。我校原有两个专题片,之前我们以为可以代替,但看了实验小学的专题片后我们认识到创建专题片必须重新做。二是学习舒教职[2011]19号,准确把握和理解评估指标的内容和要求,明确材料收集时间跨度为近三年,材料收集范围为本单位在创建工作中形成的文件、表格、活动记录等文字图表资料,图片和音像资料等。材料《舒城县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评估指标体系(中小学)》4大类9大项38小项评估指标中涉及“材料审核”的21小项的文字类材料必须做到“三有”,即有计划、制度、机制,有活动、保障措施,有特色和成效。所有文字材料必须是原始件,均由出具单位盖章;所有文字材料页面设置按规定文件排版格式.

2.广泛搜集,严格审核。创建语言文字规划化示范校工作涉及的档案材料数量大,类目繁。为了保证创建材料档案齐全完整。档案整理小组严格按照对照评估指标对各科室的资料收集整理给予有效指导。初步整理好收集的材料并交校语言文字办公室,办公室安排陈跃、韩星云、刘青松三位老师专门负责核查。他们根据评估指标体系,逐项仔细核对档案材料,重新整理。

(1)收材料。即把平时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所发的各种文件,制订的措施、计划和工作完成后的总结等,全部搜集起来。去年8月底学校召开创建动员会,鼓励全体教职工为创建工作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积极提供相关资料。动员会后,老师们便把普通话证书,个人开展语言文字活动的相关材料等送交档案整理小组。各处室负责人也把本科室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活动的文字材料、图片、方案等整理送交。如:政教处每学期举办的普通话及播音员选拔比赛材料;教导处每年开展的推普周活动材料;语文组联合举办的“啄木鸟纠错行动”方案及结果等材料;每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节中语言文字类活动相关材料等。

(2)理材料。教师、班级、科室上交的语言文字类材料,一般是多杂乱,这时就要对收集的材料进行整理,整理的原则是评估指标要什么留什么,同一类型材料如果非常多,就要去粗取精,不必贪图厚多,更不能画蛇添足。如经典诵读我校高一各班都开展,这时只要选取一两个班级的材料就行了,不必把所有班级的材料放到档案盒里。评估指标中必备的一份都不能少,数据一个都不能错,通过整理就发现有些材料缺乏。

(3)修材料。有时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时由于没有注意材料的保存,导致材料丢失,或者是由于开展工作过程中没有使用文字材料,造成材料缺失。为了还原工作过程,就必须把丢失或缺失的材料进行修复。如我校团委每年开展的师生书画展,虽然师生的书法作品都在,但有一个年度的评选通知、评选过程文字材料已经因办公室搬迁而遗失,于是团委就组织经办人员对相关文字资料进行修复,使书法展材料齐备。

(4)补材料。有极少数平时应该开展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没有开展,但为了在检查评估时过关,就有必要根据检查评估指标的要求及时开展工作,同时补出相应材料。如公文用字规范,2014年以前我校的公文处理从办公室的来文登记、拟办、批示、处理的文字书写都比较随意。为了创建的需要,从2014年9月份开始,从办公室开始文件处理标签必须写规范字。又如财务报销封面,不写规范字不予报销。这样工作做了,相应的材料也就有了。在此提醒各位如果工作没有开展,不要根据检查评估指标展开想象,凭空臆造出开展某项工作应有什么材料,于是就“补”出什么材料。如果这样做材料,必然会漏洞百出,更为重要的是丧失了诚信的基本原则,师生都会有抵触情绪,认为学校在造假,影响很坏。

3.遵循标准,确保质量。为了保证创建档案的材料格式规范、语言标准,对创建文件材料按照标准、统一要求、统一份数,对不合格的文件材料在指出修改意见后退回重新制作,保证创建档案材料的规范和标准。

排版格式的确定。为使材料便于装订,档案整理小组规定统一使用纸张的标准(均为A4纸)、材料排版的格式和书写要求,对标题、正文、行间距、页边距等进行规定。

册的确定。创建档案资料统一规定以册为整理单位,一般以200张A4纸为一册。 
  材料排列。同一册内的材料按事由结合时间排列。 
  卷内文件目录的编制。册文件目录的栏目有:件号、题名等栏目,目录与后面的材料一一对应。 
  材料装订。创建档案资料统一规定按册装订。装订统一在册的左侧用,要求左齐,上齐。 
  装盒。将归档文件按顺序装入档案盒,每两册装一盒,并手书档案盒封面、盒脊项目。

二、特色展示  好中选优 

创建评估验收,学校要展示一台15分钟左右的、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语言文字工作节目。我校的特色展示由语文工作室承办,潘振华、胡淑香和徐晓东三位老师具体经办。语言文字类活动我校每年开展较多,不过分散在不同类型的活动之中为了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我们从我校举办的经典诵读活动、元旦联欢的语言类节目、校园文化节的语言类节目中遴选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展示的节目,最终确定了三个节目来展示。分别是由潘振华、胡淑香老师和四位同学表演的诗朗诵《你是人间四月天》;由曹睿、胡德凯表演的相声《插广告》;程美、钱欣岳等四位学生表演的中华经典诵读。这三个节目经过我校的语文工作室老师的精心打造,展示了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水平,表演非常精彩,获得评估专家的一致认可。

三、专题短片 自力更生

专题片的录制是创建工作的重头戏。学校首先安排陈跃老师负责脚本的撰写,多方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定稿后,邀请我校校友、县电视台播音员吕俊负责配音,最后由我校周世定老师负责摄像、制作。周老师接到任务后,首先对照脚本搜集图片和视频资料,我校有两部专用照相机和三台摄像机,留存的音像资料还是比较多的,但具体到某一项内容还是显得单薄,于是档案整理小组配合周老师进行补拍,经过连续几个星期的奋战,从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的发展、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所取得的丰硕的成果以及特色等方面入手,终于拍摄录制成一部能展现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特色的专题片。

创建工作千头万绪,我们一定要树立以创建促发展的理念,以创建促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而不是无中生有,胡编乱造,用材料赢得上级领导的信任,获得某种称号。材料诚可贵,实干价更高。我们认为全校上下齐心协力,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再艰巨的任务也能完成。

以上是我校在创建县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工作中的一点做法,不妥之处,敬请指正。谢谢!


Copyright © 2013 舒城县教育局电化教育馆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舒城县教育局电化教育馆  制作:舒城县教育局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大黉水巷2号  联系电话:0564-8621209  皖ICP备17023175号-2  皖舒公网备2013第102号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7.0或以上  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