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舒城教育信息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管理 > 计划总结
舒城三中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谋划
字体【 】  【日期:2015-3-5】  【单位:舒城县教育局】  【发稿人:审核员1】    【 关 闭 】

一、2014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依据三年行动总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切围绕学校的发展,以创新为动力,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努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全体教职工积极奋进、努力工作,教育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下面,围绕我校的重点工作,从教育教学、教研方面、德育方面、工会工作、总务后勤工作、招生工作、中职教育等几个方面加以总结。

(一)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教学管理有序化:

本学期,学校教育教研工作以毕业班工作为龙头,狠抓教学过程管理,建立《教学过程奖励制度》,定期月考,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提高课堂质量,提升学生成绩;制定毕业班奖励政策。

1、加强常规检查,教导处采取多种形式,认真抓好教学常规检查,依据《舒城三中作业评定细则》,本学年四次对教师的备课、学生作业等进行认真检查,评定等级,及时表彰,每次检查结果作为教学过程考核的依据。

2、抓好考试质量分析,教导处对期中、期末、每月质量检测均做到严考,并及时做好检测质量分析,召开由相关教师、年级组长、学科领导、分管领导参加的质量分析会,集体分析、排查,根据考试中暴露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对教学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不断加强教学管理,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3、加强骨干教师的建设,鼓励教师提升学历,加强研讨与交流,学校认真组织多位老师分别参加全县英语、物理教学优质课大赛,并取得了县一等奖、二等奖的好成绩;秦林老师为全县高中历史学会的成立上了一堂优质示范课;组织部分教师参加全县高中物理观摩课、初三历史研讨会、全县高中英语观摩课达20人;本学期学校还组织高中部班主任研讨会、初三、高三教师会8次,加强班级管理和毕业班教学交流,加大毕业班教学力度,以进一步提高毕业班教学质量。

4、积极开展网上晒课活动。11月学校根据县局的相关文件和通知的要求,召开全体教师动员大会,向全体教师详细讲解网上“晒课”以及评选“优课”的要求和意义,在全校45周岁以下的教师中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课有精品”的网上“晒课”活动,安排专人负责课堂录像和拍照工作,全校各学科的所有45周岁以下教师踊跃参加并积极准备。所有参加“晒课”教师各自在12月1日之前把编辑好的视频资料上传到安徽基础教育资源网的应用平台上。

5、建立听课制度,领导班子推门听课,教师之间积极参与、互相听课,加强教研制度的建设,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完成校本培训及教师远程培训。学校一年来先后安排骨干教师去洛阳、苏州、六安等地参加国培,让他们获得新的理念,并认真进行总结传达。校长、教科室主任随县教育室领导到山东杜郎口昌乐二中学习取经。

6、实行学生评教,学校在期末开展全校性的学生评教活动,真切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同时也让教师发现自己的不足,以利于教师确定今后的努力方向。

7、2014年省市县各类优质课大赛中,王丽老师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说课和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获省二等奖,参加县英语优质课大赛获二等奖;王劲松获县物理优质课大赛二等奖,黄霞荣获县骨干教师称号,2014年我校教师论文评奖中8人次获县级奖。

(二)以德育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以德育工作为龙头,狠抓安全工作;坚持德育为首,大力开展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加强校园安全教育,继续实行寝室、午间、晚间值班制度,以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促进教育教学的全面提高。

1、认真做好班级量化考评工作,学校就正课考勤、午间管理、学生违纪、文明行为、卫生区卫生、教寝室卫生、住宿生管理等十六项内容制定了《舒城三中班级量化管理考评实施细则》并已全面实施。每位班主任带领本班学生认真领会和贯彻落实了《细则》,学校每天对班级进行量化考评,及时公布,每月累计,每学期在考评基础上评选“先进班集体”、“文明班集体”,并给予一定的奖励。班主任每学期认真准备和召开好家长会,学校通过“校讯通”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家长保持信息畅通,及时通报学生在校学习及其它违规违纪等情况。

2、在全校开展争创“校园文明之星”活动,增强学生品德教育,文明守纪教育,行为习惯教育。本学期共评出100多名“校园文明之星”、“学习之星”、“安全之星”、“卫生之星”、“责任之星”。组织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四个年级1200多名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3、加强住宿生管理,坚持每晚班主任寝室签到制度,组织部分校领导和高中班主任寝室参加高中男生寝室值班,保证每天中午和晚间都有一个负责任的领导或班主任在男生寝室值班,确保住宿生安全稳定。本学期无意外事故发生。

4、落实德育内容,校团委每周一进行升旗仪式,开展国旗下的讲话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文明守纪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政教处、保卫科、总务处利用橱窗进行防溺水、交通安全、饮食卫生健康安全教育的宣传,本学年两次邀请县检察院青年志愿者来我校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增强学生法制观念。在省六五普法中期检查中,我校普法工作受到了省人大领导的肯定与高度评价。

5、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校团委组织学生参加县文明办、团县委举行的读书演讲比赛活动6人次;组织学生参加关工委举行的征文比赛活动3人次;组织学生参加“12.4”全省中小学宪法知识大赛活动;教科室、语文组举行“执笔写好字,秀出精气神”校园汉字听写大赛活动,校园卡拉OK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素质。

6、关注弱势群体、关心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创办“留守儿童学校”,开展各项有益于留守儿童的活动。上学期定期组织一百多名留守儿童到校阅览室、图书馆观看图书、电影等。

7、学校进一步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确保了校园平安。如:对学生骑电瓶车提出了限制的要求,建立安全预案,公布值班领导名单及电话号码,设计《舒城三中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流程图》,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首见负责制,做到安全工作责任到人,分工协作。每学期确定一个安全活动周,每个班级每个月开一次安全为主题的班会,本学期出5次安全教育(交通、消防、防溺等)专刊。发安全教育致家长(交通、消防、防溺等)一封信共6次,4-6月,学校成立加强安全防溺水领导组,加强防火防盗防震安全意识,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交通、饮食、溺水、打架、传染性疾病等方面的教育,确保校园的和谐、平安。

(三)重视群团组织,发挥积极作用。

1、工会是党组织联系群众的纽带,我校工会活动开展正常,增强了广大教职工关心参与学校发展的主人翁意识。12月舒城第三中学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召开,重新选举校工会委员修改了教师职称评聘细则等相关制度。

2、校工会每年12月开展师德师风宣传月活动, 2014年12月确立“练兵养师艺,岗位展风采”的主题月活动,开展“师德师风考评”活动,制定师德师风量化评估表,作为师资培训、评优评先、年度考核的依据;通过师德师风建设月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职工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全体教师思教乐业,严谨治学,人人讲称职,个个争一流,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民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赞歌。在国家司法部、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中我校汪文武荣获“先进个人”称号,周勤民、沈晓君获“优秀辅导员”称号,周勤民荣获“六安市内保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丁增德、朱云、袁红被舒城县委、县政府授予“模范教师”。

3、校务公开制度,学校的各项工作如党员建设、师资培训、评优评先、评聘职称、年度考核、福利、后勤等各方面工作情况在党务、校务公开栏公示。招生及收费工作中,学校严格执行县局规定,及时在公示栏公开收费标准。

4、校工会组织教师参加教育工会第九届教职工乒乓球比赛并获得女子团体第五名。关心教职工健康,组织全体教职工及离退休老同志体检,体现了学校对全体教职工的人文关怀。

(四)规范后勤管理,提升教学服务

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为宗旨,进一步加强学校硬件建设,优化后勤服务观念。

1、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本学年为了满足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学校完成了政府投资20万元的校园北侧运动场第一期改造工程,完成政府投资20万元的尚德楼楼梯改造工程。学校投资20万元安装了男生公寓楼、逸夫楼、尚德楼空调;安装了县人武部捐赠5万元的女生宿舍楼的空调;学校投资6万元采购了高一年级课桌凳,投资约10万元扩建了公厕、教室的改造、办公室的搬迁改造,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

2、实行班级卫生责任制,采取班级卫生日日检查制度。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拆除破旧垃圾箱,添置垃圾桶,采用垃圾车每天清运,效果良好。

3、加强学生食堂和宿舍管理,在学生宿舍张贴有关标语和警示牌,强化教育。本学期终止了原食堂合同,签约了新一轮食堂承包合同,完善了管理措施。

4、本学期报帐工作,按照上级主管领导和校领导的要求认真、准确、及时上报各种会计报表和资料,严格执行各项财务政策、规章制度,学校财务坚持每月在橱窗公布。

5、加强安保工作。保卫科、总务处坚持每月对学校重要场所、重要设施进行安全排查并做好记录,提出处理意见;并且做到定期排查与每日排查相结合,学校排查与班级排查相结合。同时对门卫加强管理,实行来人登记制度,一是控制外来人员进校,防止非法人员进校;二是加强午间晚间巡查,杜绝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

(五)群策群力,搞好招生工作

学校的发展、学校的规模最终落实到“两个一”的招生工作,发展三中、发展职教,学校一刻也没放松。

1、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根据县局制定的三年行动计划,学校根据自身校情确立了“大力发展综合高中,突出发展普通高中”的思路目标,我校招生重点放在普高及普高综合班、艺体特色班上,整个招生工作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

2、制定方案,责任到人。学校成立招生领导组,下设招生办公室,制定《招生工作方案》,层层分解任务,责任落实到人。校长包片,班子成员包校,教师包班;指标分解到人,校级领导10人以上,班子成员5-10人,教师3-5人,人人有指标,超标有奖励,确保学校招生任务的完成。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质量不断提高,2014年高中招生在生源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招生600多人,在六安市位于前列。

3、通过报纸、电视台等进行宣传,学校先后在《安徽工人报》、《工商导报》、《舒城宣传》上整版面宣传我校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果,刊登招生简章,扩大宣传影响力。利用广播、电视进行宣传。暑期,学校在 安徽广播电台《天地纵横》栏目专题播放舒城三中纪实片,在舒城电视台黄金档时间打出全屏字幕进行招生宣传。

(六)高度重视中职教育工作

2014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舒城县委、县人民政府着力打造“廉洁舒城、效能舒城、平安舒城、活力舒城”的战略思想,依据学校 “探索职业教育专业改革创新”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

1、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今年上半年,学校组织200多名高二学生,到合肥宝龙鑫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顶岗实习、社会实践活动。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实习,推荐实习程序不断规范,派班主任驻点服务,了解学生要求,及时做好思想工作,缩短了学生步入社会的不适期,目前实习学生稳定,他们的各项表现也得到了合作单位的认可,实习生月薪均达2600元左右。

2、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生源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招生工作是学校每年的头等大事。面对今年内严峻的招生形势,学校通过市场调研和根据学生家长的要求,继续开办“艺体特色班”、综合高中班,制定了2014年中职招生工作方案,召开校领导班子会、全体教师会,各招生组奔赴全县所有初中学校和部分县外学校进行招生宣传。2014年全县广大初中学生积极踊跃地报考我校,目前高中部在籍学生2072人(不含与县内三所联办)。

3、办学模式灵活多样。学校坚持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平行发展,是集普高、职高、中专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校,适合不同层次、不同分数段的学生学习,真正做到了“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具体表现为:高一新生统一上普高课程,高二根据学生需求适当分流,学生自主选择普高或职高。同时扩大“普高实验班”、“艺体特色班”规模,吸引更多优质生源,特长生源。

4、积极推进资助政策。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民生工程,切实落实助学政策。2014年上半年,共有436人享受国家助学金,976人获免学费资格;下半年,共有120人享受国家助学金,1066人获免学费资格。我校中职助学在市教育局或县政府民生工程检查中多次获得好评。

(七)一年来的工作成果

我校各项工作得到了上级党委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通过全体教职工的辛勤工作,广大毕业班学生的勤奋学习,我校2014年的工作目标已大都实现。高中考成绩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普通高考351人报考,专科以上达线330人,其中本科21人。中考报考人数224人,在全县中考质量检测评估中,学校综合评分第二名,其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四门学科名列全县前三名。在国家司法部、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中,因工作成绩显著,我校被评为“零犯罪学校”;被县妇联授予“2013年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的称号;被县教育局授予“2013年学校目标管理综合考评先进单位”、“2013年度招生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荣获六安市“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六安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称号。

二、2015年工作谋划

(一)2015年工作目标:

大力发展综合高中,办好“艺体”特色班。常规管理科学规范,校风班风正,教风学风浓。加强目标管理,锤炼一支政治素养高、工作责任心强、以学校的兴盛为己任、业务过硬的学校干部队伍。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敬业爱岗的教师队伍。

以质量为中心,以教师为关键,以学生为主体,以时间为保证,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2015年工作重点:

1、2015年坚持大力发展综合高中,以普教为基础,职教为补充,以“艺体”为特色,走多元化办学之路。加强校领导班子建设,重视党建工作,坚持教代会制度,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狠抓教育教学管理,继续推进“名师工程”,努力提高学校内涵发展。
    2、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倡导三中精神:即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创业精神;团结协作、荣辱与共、敢于拼搏的团队精神;敬业爱生、爱校如家、甘于吃苦的奉献精神。以骨干教师的培养入手,狠抓教育教学质量不放松,做好“名师工程”的规划,对校教研、教改奖励制度进行修改完善,制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奖励制度,加大课题规划研究力度,创建和谐氛围,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3、实行教代会制度。实行校务公开,学校重大决策、财务收支、基建项目招标、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等进行重点公开,并通过各种会议特别是教职工代表大会来解决,有利于教职工直接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力,直接参与学校的管理,增加工作透明度,充分利用校工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化解各种矛盾,增进团结,增强学校凝聚力。

4、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校园责任文化氛围,倡导师生做到:把上进心留给自己,学会对自己负责;把感恩心留给父母,学会对家庭负责;把合作心留给他人,学会对团队负责;把荣誉心留给集体,学会对班级学校负责;把公德心留给社会,学会对社会负责。

5、进一步拓宽招生渠道,既要注意县内学校,又要拓展县外渠道,扩大招生范围,周边市县区如肥西县、桐城县、庐江县、金安区、裕安区等都要进行联络、宣传,加大对优质生源的招生力度,吸引更多的学生来我校。

6、打造“平安校园”。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层级管理,签订责任协议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建立技防监控报警中心、配备消防器材。定期组织安全专项检查活动,狠抓整改,不留隐患。加强应急演练,培养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学生应急避险和防范逃生能力。加强法制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加强与社会和有关部门的联系,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使校园成为文明、健康、安全、有序的场所。

新的学期,新的希望,工作千头万绪,任重道远,我们要始终保持坚定不移的信念、勇于争先的胆识、开拓创新的锐气、无私奉献的精神、高效务实的作风,同心同德,和衷共济,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踏实的作风、更加严谨的态度和与时俱进的创业精神投入到教育改革中,在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在打造教育品牌和增强发展后劲等方面求突破,创佳绩,以满怀的信心和希望,踏上新征程,迎接新的挑战,以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成果汇报社会、领导及家长对我们的信任,努力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实现舒城三中的大发展。                         



Copyright © 2013 舒城县教育局电化教育馆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舒城县教育局电化教育馆  制作:舒城县教育局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大黉水巷2号  联系电话:0564-8621209  皖ICP备17023175号-2  皖舒公网备2013第102号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7.0或以上  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