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在县教育局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我们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争先进位三年行动目标”,立足本校优势,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提升质量为生命线,以精细管理为着力点,扎实有效推进各项工作。现将本年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座落在舒城县西南山区,万佛湖上游,是一所山区、库区学校。辖12所小学和2所九一贯制学校,现有在班学前幼儿 225 人,在校小学生867人,初中在校生366人;教职工 157人,其中初中68人(后勤工人8人),小学89人。校安加固工程实施后,校舍硬件达到了大幅提高,加之标准化建设实施以来(我校辖区仅有四所小学没有实施),教学装备、艺体类设施设备的配备,丰富了学校的硬件内涵,极大地提高了办学条件。
二、本年度工作完成情况。
1.稳妥完成高峰中心校与五桥中心校的合并,使中心校的设置与行政区划相一致。
2.稳步实现“平安校园”、“和谐校园”。2012、2013年度相继被县委县政府、教育局和乡党委政府授予“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平安校园”、“综治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2014年被国家司法部、教育部等单位授予“全国‘零犯罪’学校”。
3.校园文化建设不断进步。2013、2014年分别通过县、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考核验收,并取得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称号。
4.教学成果累累。我校地处山库区,硬件设施和教育教学资源相当薄弱,但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却不断提高,自中心校成立以来,在历年的中考中,成绩虽略有起伏,在同类学校中总位居前列。2014年我校中考成绩斐然,其中被省示范学校录取12人,市示范录取23人,向普通高中、中职学校输送生源93人,得到了各级领导及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和赞赏。为建成山区示范校目标奠定了基础。
5. 规范实施民生工程,关注中小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关注关爱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我校在已经完成14所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乡镇、村留守儿童之家,力足资源共享,完善留守儿童之家设施设备配备,配齐配足管理人员,真正发挥留守儿童之家的作用,切实提高留守儿童之家服务水平,在原有成绩基础上更上新台阶。我校辖区学生中,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有796人,单方外出务工的更达65%以上,经济困难的初中生有127人,占初中学生总数的35%,小学生298人,占总数的34%。有320人受到不同形式的资助,约占26%。
6. 加大硬件建设投入,确保四项重点工程:抓好重点建设工程的实施。投资达180万元的乡镇中心幼儿园,目前主体已竣工,室内外装修及室外辅助设施在紧张进行,确保2015年春学期投入使用;投入45万元的中心小学食堂也在紧张施工中,目前现浇面准备浇注,春节前将完成主体工程;中心校教师周转宿舍工程已立项挂标,将于年底开工;本期,校本部投资达25万元,用于校园地面硬化和校舍维修。
7.编制教育发展规划和“全面改薄”(2014-2016)年度建设台账,强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将五桥中心小学1-4年级并入中心学校本部,利用现有的幼儿园设施,办成中心幼儿园,空出的房屋改作中心学校教师宿舍,弥补中心学校教师周转宿舍之不足。
二是将高峰乡中心小学3-5年级并入高峰初级中学,保留一、二年级,成为教学点。其余10所村小均设为教学点。高峰初级中学设置三到九共七个年级。高峰中心学校设置一到九年级,共18个班级。
三是对照皖教秘基【2014】82号文件和“改薄”的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完成硬件设施建设任务。在县、乡、村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累计规划新增校舍5947平米,征用运动场土地7955平米,添置教学计算机187台。其中,中心校本部规划新增校舍3173平米,征用运动场土地2774平米;高峰初中规划新增校舍1106平米,征用运动场土地2611平米;古塘、花果、青松、高峰中心、凤凰希望、高峰希望、徐湾各小学征用运动场土地分别是400平米、260平米、400平米、400平米、450平米、260平米、2154平米(其中原租用1754平米、新征400平米);古塘小学征用运动场土地400平米;古塘小学征用运动场土地400平米;古塘小学征用运动场土地400平米;古塘小学征用运动场土地400平米;
四是积极参加县局组织的“区域教育资源优化和整合调研”工作。重点就“单设初中、小学与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效益的比较研究”、 “设立寄宿制学校对稳定当地生源、促进本区域均衡发展有何影响”、“ 推进均衡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其他问题”等问题组织调研,并拟写了“关于推进高峰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材料,受到县局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8.近二年实施的标准化建设,我校已有十所学校全部建配了图书室、小学科学实验室、中学理化生实验室、音体美器材室。各校体育健身设施均已安装并投入使用。中小学生均图书分别不低于25册,中学生均不低于15册;仪器配备达标。中心校、乡中心小学、高峰中心小学三所学校被县局评为标准化建设县级示范校。
9.重点建设中心校少年宫,积极探索学校特色建设,创建引领示范效应。中心校少年宫开设了音乐、舞蹈类、体育、竞技类、美术类、手工类、书法类、微机类、语言类、学校鼓乐队训练、棋艺类、实验类、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文学类等十二类活动,开课正常,有效培养了学员的兴趣爱好,激发了学员的学习欲望。少年宫活动对辖区内少年开放,社会影响深远,广大家长大力支持、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益。中心校还同时扶持西港小学以绘画、书法为特色;中心小学以音乐、舞蹈为特色;中心校培养体育类人才的特色学校,引领辖区内学校艺术类、体育类人才培养的示范作用。
10.实施教师形象工程建设,开展树身边典型激励教职工活动,提高师德建设水平,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加强教育环境综合治理。“树正能量,学身边先进”活动悄然在我校欣起,营造教书育人,风清气正校园。一年来,我校无一例违反规范办学行为现象发生。
11. 加强外宣工作,提升学校知明度。2014年我校在“规范办学行为”、 “法制报告会和消防演练活动”、 ”邀请干警宣传防火知识”“暑期安全教育活动”、“乡村学校少年宫”、“语言文字自查评估工作”、”县政府教育督导团领导一行在高峰开展全面改薄工作调研”、“教育教学工作检查”等等在省市县多家媒体作了报道。
1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树立终身教育理念。一年来,我们组织教师外出听示范课、观摩课达38人次;推荐1人次参加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与连片特困地区、大别山区中小学教师“送培送教”项目;安排参加网络“国培”学习初中42人次,小学50人次;组织安排暑期各类培训达158人次。认真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鼓励教师业务进修和参加各类提高培训,并确保公用事业费的5%用于教师培训学习费用。近年来,我校中小学教师学历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本科以上学历74人,占教师总数的47%以上,大专学历27人,中师学历57人。
13.加强教科研工作。学校重视对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重点抓好近两年特岗教师的业务提升。采取以骨干带教、以老带新、推上第一线锻炼、校间交流和上公开课、推荐县级优质课比赛等多种手段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一年来推荐参加县市级学科优质课比赛25人次、教育教学论文48篇、家教论文5篇分别获得市县级等次奖。
14.狠抓教师岗位练兵,积极组织年轻教师网上“晒课”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制定《高峰中心学校岗位练兵活动实施方案》(高中字[2014]6号)、《高峰中心学校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课有精品”活动方案》(高中字[2014]3号),在“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注册教师42人,晒课28节次。
15. 注重常规管理,提升管理质量。
(1)、“三全两联”的管理模式:
我校全面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教职工全员对学生实行管理,班主任全程跟踪服务,同时学校积极与社会力量联系对弱势学生开展结对帮助,与学生家长密切联系,时刻关注每位学生动向。
(2)、全天候管理。
全天候管理是我校的特色,针对山区学校特点,我校学生从早晨进入校园到下午放学,每班每天都安排一名教师值日,对学生实行管理,对于寄宿的学生晚上安排教师值班、辅导,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看管。
(3)、积极开展各种教研、培训活动,充分利用标准化建设各种设备。
每学期教务处都安排有一定量的校内、校际教研活动,修炼“内功”,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校还多次派出年轻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我校教师在县市级各类比赛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班班通”安装后我校,积极培训,每位教师都会用,而且可以用好,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存在问题。
1.编制与实际需要脱节,不相适应。按师生比例,我校教职工编制严重超标,但按实际需要,教师却严重缺额,特别是村小,音、体、美等艺体类课程教师得不到补充,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2.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全乡50周岁以上的总计64人,其中中学14人,小学达50人。个别村小3-5年后现任教师将全部退休,青黄不接,形势严峻。
3.教师队伍不稳定。现如今,各种选招考试,导致山区教师队伍极不稳定。山区条件艰苦,教师工资待遇又低,往往一个教师经过三五年的成长刚成为骨干就流失,新上岗教师虽然文化基础知识都比较扎实,但实际工作经验毕竟有限,势必会影响教师队伍的成长和素质的提高,更影响了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4.学校生源下降,给中心学校公用经费带来直接影响,特别是“全面改薄”中学校各建设项目启动后,学校投入将更大(项目经费不得挪用)。
5.山区教师待遇低,教师情绪不稳定,工作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四、2015年工作谋划
1. 2015年是全面改薄的关键一年。我们将按照全乡教育发展规划和“全面改薄”(2014-2016)年度建设台账,强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落实改薄任务。重点是中心学校和高峰初中并入小学后的校舍、教辅用房建设。
2. 乡镇中心幼儿园全面验收并于春学期投入使用。
3. 加快中心小学食堂工程建设,力争秋学期投入使用。
4. 加快特岗教师、偏远教师周转房建设。
5. 筹划校园封闭工程建设(中心校、百花、普阳、中心小学校园围墙及部分学校门楼建设)
6. 加快西港、花果、百花、青松、凤凰、高峰等教学点活动场所及校园道路硬化等配套设施建设。
7. 全面落实岗位练兵目标,努力完成网上“晒课”任务。8.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力度,切实利用好班班通设备,
图书、仪器等装备为教学服务。
9. 扎实推进学校学生安全工作。强化“三防”投入,创建平安校园,规范制度管理,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学生人身安全;抓住季节特点,分阶段实行安全工作重点;强化食堂管理,确保食品安全,加强应急演练,培养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学生应急避险和防范逃生能力。
总之,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学校日常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学校全体师生的通力合作下,我们学校的明天会更美好!
高峰中心学校
2014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