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舒城教育信息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管理 > 家长学校 > 小学教育
爱的缺失会埋下恨的种子
字体【 】  【日期:2015-12-19】  【单位:舒城县教育局】  【发稿人:教育关工委】    【 关 闭 】






    2015年6月17日《南方日报》报道,湖南市衡阳县1名12岁的小学生小雯(化名),在放学路上,将自己放了毒药的可乐递给了同学小霞(化名)及其妹妹,二人喝下后中毒身亡。原来小雯与小霞是好朋友,一个月前,小雯踢坏邻居的房门,小霞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房东,被责问的小雯对她怀恨在心,偷偷买了包毒鼠强放到了书包里。6月9日,小霞又向自己的母亲告状,小雯踢打其妹妹。第二天,被责罚的小雯引诱小霞及其妹妹喝下了放有毒药的可乐。

    12岁的孩子毒死经常和自己一起玩耍的朋友,不得不说这是一起教育上的悲剧,在这种未成年人的犯罪的悲剧背后,是家庭教育的缺失问题。事实上,小雯所毒杀的这个女孩,是其唯一能够玩耍的朋友,而另一名受害者则是这个女孩的妹妹。为什么一名12岁的女孩会把自己唯一的朋友和其妹妹毒死,这与她的成长经历有关。
    小雯是一名留守儿童,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外出打工,而她跟着奶奶生活。孩子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往往很难得到爱的充分滋养,自己对爱的渴望也很难得到充分回应。精神分析专家认为,爱的回应也是孩子的一种基本需要,缺乏回应的孩子,一方面对关爱充满着饥渴,另一方面又很容易被激怒,丧失理智。这也是为什么小雯一方面与被害人形影不离,上学放学都在一起,另一方面却又对其积压着内心的不满和愤怒。12岁的女孩已经进入青春期,她们往往变得容易自卑又敏感,所以在最后一次与好友发生争执后,她选择了投毒报复,结果酿成了惨案。
    虽然新闻中的当事人是留守儿童,但对于普通家庭的父母也需要引起警惕。随着现在工作节奏的加快和竞争压力的增大,许多父母把赚钱和工作放到第一位,忽视了对孩子的情感联接。孩子的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很容易出现与小雯类似的心理状态:一方面有着对亲密关系的渴望,另一方面与亲近的人又发生冲突,产生矛盾。这种心理状态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排解,不仅会影响孩子将来的人际交往,甚至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婚姻生活和家庭幸福。

所以,父母需要重视对孩子的情感关爱,给他们足够的陪伴和积极的回应。

    即使工作繁忙,父母也要抽出时间陪伴孩子,避免把他们完全交给老人带;当孩子提出希望父母给自己讲故事或一起玩耍时,父母尽量给予满足,这就是对他们的一种积极的回应。孩子在充满关爱和情感依恋的环境中长大,才能获得充分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得到身心的健康发展。(作者:孙云晓    编辑:霍同长



Copyright © 2013 舒城县教育局电化教育馆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舒城县教育局电化教育馆  制作:舒城县教育局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大黉水巷2号  联系电话:0564-8621209  皖ICP备17023175号-2  皖舒公网备2013第102号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7.0或以上  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