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舒城教育信息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师队伍 > 教师风采
一生的付出 无悔的选择——记舒城县2014年教育先进工作者刘卫东同志先进事迹
字体【 】  【日期:2014-9-6】  【单位:舒城县教育局】  【发稿人:孔集中心学校】    【 关 闭 】

    刘卫东,1968年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孔集中心校党总支书记、校长。
    该同志来自贫穷的偏僻乡村,高中毕业时,她填报了安徽师范大学并被录取,家人非常欣慰,终于圆了自己的夙愿。
    在她大学毕业前夕,父亲身患癌症,在病床前父亲谆谆告诫:要她不改初衷,成为一名人人称慕的教育工作者,她郑重许诺:无论环境和条件多么艰苦,怎样改善,将不改初衷,立志从教,以告慰父亲在天之灵。
    1990年秋,她从安师大毕业,被分配到偏远的燕春中学,成为一名英语老师。她以校为家,尽其所能为孩子们释疑解惑。1992年,经组织安排,她调到山七镇教育办,从事内勤和财务管理,2000年我担任山七教育办副主任(主持工作),2001年担任山七教育指导组组长,2004年,调任孔集中心校常务副校长,2011年担任校党总支书记、校长。
   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她深深地感受到了用心做事,真诚待人,团结协作,共同担当的真正内涵。多少艰辛,多么曲折,在用心、用情、用力的精神感召下都将变成为风雨之后的彩虹,精彩纷呈,刻画出值得赏析的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
    一、当助手,是镙丝钉,定位角色,尽职履责。
    无论是山七教办副主任,还是孔集中心校副校长,他都能准确找准自己的角色,象一颗螺丝钉一样,坚守自己的职责,履行好自己应尽的义务。在山七教办期间,主任是名老同志,身体不好,她不分份内份外,勇于担当,教学管理、教学检查、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不分白天黑夜,不管雷鸣电闪,心中总有一个信念:不能让工作落后,不能给单位丢脸。93年洪水,她不顾怀有多月身孕,蹚着过膝的脏水察看灾情,上报受灾数字,灾后重建,吃住在工地,抓进度,管质量,不辞劳苦,孩子出生不到一月她又投身到教学督查和灾后重建的工作之中,至今都留有当时的印记。
    调到孔集中心校,她从全面负责到分管小学,没有抱怨,没有气馁,调整心态,尽快进入角色。抓教学管理深入一线,查教案,蹲课堂,每名小学老师她都能掌握其个性特征、家住哪里、家庭情况、授课内容、教学水平,真正成为广大教师们的知心人。在中心校本部勇于承担责任,遇到急难险重工作,从不推诿,评先评优,职称评定,她不怕得罪人,一把尺子,坚持原则,得到了绝大多数教职工的拥护和支持,也取得了他(她)们的信赖。学校管理人手少,办公室人员用不开,她既当管理者,又当工勤员,不计个人得失,尽我所能,多为校长分忧,多给大家服务。
    二、抓全局,是赶潮人,咬定目标,矢志不移。

    2011年8月,是组织支持,同仁们信任,她走上了校长岗位,上任伊始,她将学校改貌和教学质量提升紧紧抓在手中,一刻也不敢放松。

    学校改貌,首当其冲的是拆除现有危房,看着一排排破败、错落、高矮不齐的旧平房,她下决心给予根治,49间旧平房,近20户教职工,她带领一班人,分组作战,分兵出击,利用一切可用人脉,做好现有住户的工作,那段时间:吵声闹声骂娘声声声入耳,讲情说好恐吓者络绎不绝。她就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和疏导工作,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一人不行两人,两人不行三人,经过三个多月艰苦的工作,终于换取大家的理解和支持,49间旧平房如期拆除。看到如今花园式的校园,整齐的布局,优美的环境,大家都深深地感受到:那时的辛苦和奉献都是值得的。三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共投入300多万元,用于校园规划和环境建设。
    抓教学质量提升,她制定了两步走战略,一是抓管理者教学人员的素质提升,二是抓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第一步,抓素质五措并举。抓出勤,立足于早;抓课间,不放松管;抓中午,不失之于宽;抓课堂,从中收效;抓晚班,不放最后一节。在她每周五值日期间,她做好表率,中午12点坐在保卫科值班室,查看学生来校情况,走进班级安排学生午睡。
    第二步,抓质量三管齐下。早自习,一日之计在于晨;课堂上,四十分钟要效益;勤辅导,因材施教求突破。每周她都安排一节随堂听课,走进课堂,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本学期她听课达到二十多节次。
    要求师生做到的自己率先垂范。当一缕霞光洒向校园,她是第一个站在校园门口,迎接师生到校,目送他(她)们进入课堂。中午她坚守在学校查到岗,查纪律,查环境。放学后,她基本上是最后一批离开校园,并叮嘱值班人员抓好安全。她亲自任九年级年级组长,听课督查,纪律、质量毫不放松,学生们亲切地称她“校长妈妈”。
    辛勤的付出,终有回报,今年中考我校李娟、李超两位同学分别取得了743分、737分的好成绩,被省示范舒城中学统招录取,一举实现了近十年舒中统招零的突破。
    上任之初,她暗自定下的硬件软件两过硬,素质课业双提升目标得以实现,正是有着一股咬定青山,矢志不移的韧劲,才换来今天的硕果。
    三、对班子,当管家婆,坚持原则,以制管人。
    作为校长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发挥一班人集体的合力。校长的职责是,出点子,理路子,定调子,监督一班人有岗有责,履职尽责,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出点子:就是把外地的好方法拿过来,把我们好做法提炼出来,结合实际,相互融合,为我所用,及时而准确地贯彻到实际教育教学和管理之中。实践告诉我们这种方法确实管用。
    理路子:除去正常行事周历,学期工作计划,每周一将本周的工作周到细致的安排好,明确任务目标,明确具体人员,规定完成时限,并及时跟踪督查,向拖拉、庸教要效益。
    定调子:每天有管理上的目标追求,又有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上的奋斗目标。校园达到两净:外围治理清净,内部环境干净。教学水平整体提升,九年级舒中统招实现零的突破。经过一班人的共同努力,这两大目标都实现了。听闻学生考出好成绩的喜讯,接听到学生家长打来的感谢电话,激情话语,一种成功的喜悦油然而生。再苦再累也心甘。
    在班子的使用上,她更是大刀阔斧,不拘一格。三年来先后调整使用校领导班子成员8名,4名同志退出班子,新增4名同志进班子,调换平稳,人尽其才。
    我们共同面对的是一把尺子,那就是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此为红线,人不可越,越必受罚,不分亲疏,不管资历,一视同仁。评先评优班子从不争先,急难险重班子从不退后。表率作用,换来全员的支持,现在孔集中心校可谓风清、气正、政通、人和。
    四、待同事,是知心人,真诚相待,情同手足。
    情感上的沟通,才能换来彼此的真诚。她尽其所能让教职工们献身教育的滚烫之心不被冷却,让他(她)们真正觉得弃之不舍,丢之不得,真正当成崇高的事业值得去追求,去探索。
    她从大处着眼,改善教职工生活条件,为值班教师安排午休场所,为教职工解决吃饭问题,让他(她)们没有顾虑,投身工作。她从小处着手,细微之处感化、触动。教职工直系亲属生病,她本人或安排其他同志代表校方慰问,教职工生病必看,这在我校已是一条规定,真情感化,激发热情。
    今年,学校一名即将退休的老同志病逝,她带领几名同事,整整忙了三天,周围人受感动,亲属深深的一跪,换来的是对校方的认可和口碑,让活着的人们看到了人间的真情和真爱。辛苦几个人,感动周边人。此举得到逝者亲属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五、讲廉洁,是克己者,洁身自好,清政廉明。
    在校期间她将更多的心思用在管理上,用在每位学生身上,发现他(她)们身上闪光的东西,焕发他(她)们的学习热情。她既是制度的制定者,更是制度的执行者,率先垂范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日常管理和生活上,严格按照中央和教育部门的规定执行,“三公经费”与去年相比下降75%以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执行规定不打折扣。生活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贪不占,不侵占学校的一草一木,处处事事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自身正,不令而行,公生明,廉生威,在这里达到了最好的诠释。
    辛勤的付出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取得了很多荣誉荣获:2002年9月受县委县政府表彰,2011年被评为校安工程“先进工作者”,2012年7被安徽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称号,2014年3月被县教育局授予“目标管理先进个人”称号,2014年3月本城关镇授予优秀“爱心妈妈”称号,2014年6月被城关镇政府授予基层组织建设“先进个人”与“优秀共产党员”两项光荣称号。2011年12月地当选城关镇人大代表,成为一名县政协委员。
    领导的信任,组织的关怀,同仁们的支持,家长的期盼,是她前进不竭的动力源泉,她将在此岗位上恪尽职守,勇于奉献,终身选择教育这个无悔的职业。(特约通讯员:汪礼见)

Copyright © 2013 舒城县教育局电化教育馆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舒城县教育局电化教育馆  制作:舒城县教育局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大黉水巷2号  联系电话:0564-8621209  皖ICP备17023175号-2  皖舒公网备2013第102号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7.0或以上  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