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诗仓同志是孔集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兼学校教导主任。
1986年8月,他从舒城师范学校毕业后,开始了自己钟爱的教学生涯。二十八年来,他坚持在教学一线工作。政治上,他坚决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立场坚定;业务上,他热爱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工作上,他服从安排,勇挑重担,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生活中,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人师表,助人为乐。
砺学敬业,崇尚教书育人。
任教伊始,汪诗仓老师给自己定了明确的目标: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质、饱满的工作热情、良好的素质修养,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为此,他孜孜以求。
舒师刚毕业,他在不影响教学工作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自学考试。89年12月,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
为了掌握课改新理念,接受新思想,寻求新突破,他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教材,翻阅资料。工作以来,他阅读了20多部教育、教学专著和300多本教育期刊。他徜徉在教育理论的怀抱里,尽情地吮吸着知识的乳汁。在与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朱永新的“亲密接触”中,他也迅速成长起来。
出于对教学的深爱,他开始了对名师教学艺术的研究。这期间,他阅读了小学语文、数学众多教学名家的教学论著,观看了他们的课堂教学实录,有时还有幸走进这些名师的教学课堂学习。贾志敏、于永正、吴正宪、这些名家的专著让他爱不释手,名师们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更让他陶醉。他研究他们课堂上超前的的教学思想,先进的教学理念、高超的教学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在阅读、观察和思考中,他的教学水平有了快速提高。
2012年10月至12月,他参加了教育部“国培计划(2012)——安徽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研修,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培训。培训期间,他完成的作业多次被评为优秀作业在网上交流。
课堂是汪老师一直神往的地方,也是他和学生结伴成长的加油站。只要他一走进课堂,浑身就散发着活力,充满着激情。在教学时,他努力把每堂课当作公开课来研究,力求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气氛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得到更好的发展。他也从中琢磨教学,反思教学,享受教学。夜深人静时,他喜欢躺在床上思考:怎样为学生创设一个新奇的问题情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哪些困难?怎样去帮助学生跨越这些障碍?……
工作以来,汪老师服从学校安排,教学过初中语文、小学语文、小学品德、小学科学以及小学数学等课程。他多科涉猎,广泛汲取。他的课堂教学也因此得心应手,教学成绩显著。
他所授的初中毕业班语文在升学考试时平均分达92分(总分120分),名列原桃溪区第一名。
他所授的几届小学毕业生在会考时语文成绩总是原孔集镇第一名。
2013年秋学期,他开始教授五年级数学。期末质检时,学生孙伟杰、王绪雯分别获得全学区五年级数学第一、第二名。
汪老师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倾情后进生的成长。管俊是这学期从邻校转来的学生。他的母亲几年前生病去世,他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他的奶奶十分溺爱他,对他缺少管教,他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因屡教不改,致使邻校劝他转学。刚转来时,他恶习不改,上课调皮捣蛋,下课经常找同学打架,作业不按时完成,成了班级管理的难点。汪老师多次找他谈心,发现这个学生虽然调皮,对什么事都不屑一顾,但一提到他母亲,他就哇哇大哭起来。汪老师知道这是管俊想念他母亲的本能反应。找到原因后,汪老师从书店买了一本《 朱镕基 》送给管俊。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朱镕基爷爷小时候先后失去了父母,但他自强不息,顽强地生活、学习。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你只要努力,以后也会有成就的。加油!”管俊双手捧着书,顿时眼睛湿润了,哽咽着说:“老师,谢谢您。我会努力的”。
课堂上,汪老师注重运用激励性语言鼓励管俊认真听课,经常喊他回答问题。当管俊有点滴进步时,汪老师都及时给予表扬。多少次的单独补课,多少次的课下交流。汪老师的付出没有白费,管俊同学逐渐懂事了,学习成绩也比以前好了很多,现在还当上了小组长。
在教改中,汪老师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每天,他都会把自己在教学中的感悟记录到教学日记中。闲暇时,他喜欢翻阅自己的教学日记,反思自己的教学得失。有时,还会把这些日记整理成篇,和同事们一起分享。
他撰写的《运用多媒体优化品德课教学》获得六安市教学论文一等奖,安徽省教学论文三等奖,此篇论文已入选安徽教育资源网。
他主持并撰写的《关怀备至,“留守儿童”有了第二个“家”》获得第二届安徽省中小学优秀德育实践案例评比二等奖。此奖是舒城县中小学在此次评比中获得的最高奖(唯一的二等奖)。
他拍摄、介绍、点评的《点亮》获得舒城县育人精彩瞬间照片类一等奖,现正代表舒城县参加六安市评比。
开拓创新,致力管理育人。
2003年以来,汪老师担任孔集中心小学教导主任。为了不辜负上级领导和同事们的期望,他虚心好学,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在管理育人方面做了许多实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他坚持用制度管理和情感交流相结合的方法来管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他服从校长领导,紧密团结广大教师。他制定并完善了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努力做到教学管理用制度说话,按制度办事。
他严格执行教学检查制度。为了让教学检查规范化、标准化、可操作,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设计出《孔集中心小学教学检查记录表》,表里分“计划制定与落实”“备课”“作业布置与批改”三项,每项里面又分若干个检查要素。制定了《孔集中心小学教学检查评分标准》。每次检查,一人一表,逐项记录,对照标准,量化打分,按分定等,挂钩绩效。客观、公正的教学检查有力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验课教学是孔集中心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大亮点。汪老师每学期根据三至六年级科学课内容,排出各班到实验室上课日程表。每节实验课,他都去拍摄实验过程。教导处每学期都要举办一次实验教学图片展。他拍摄的实验教学图片《点亮》获舒城县育人精彩瞬间图片类评比一等奖。通过实验课教学,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归纳推理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2011年11月,县教育局领导来学校视导时,特地听了两节实验课,给予很高评价:“孔集中心小学的实验课教学走在全县小学的前头。”
教研活动一直是孔集中心小学教学工作的重头戏。身为教导主任,他深感重任在肩。为此,他想了很多策略,做了大量工作。
为了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教导处每年为每位教师订了一份教育期刊,激励教师自学成才。
教导处每年派出多名中青年教师到合肥、六安、芜湖等地学习、培训。坚持外出学习教师回校汇报制度,做到一人学习全校受益。
加强和兄弟学校的教研互动。2012年5月,汪老师率领学校数学组的六名骨干教师参加县实验小学数学教师优质课评选。客观、公正的打分,精彩、恰当的点评,得到实小全体老师的肯定。为学校赢得了荣誉,也为老师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
为了规范校内汇报课流程,提高教研效率。汪老师经过多年艰辛探索和大胆实践,走出了一条“课前集体备课,听课现场打分,课后研讨评议,定等挂钩绩效,教者及时反思,教师集体受益。”的汇报课之路。他率先执教,多次被评为“优秀”。
汪老师还注重对本校青年教师的培养。今年4月,青年教师陈晓娟在孔集中心校举办的小学数学教师优质课比赛中获得第二名。作为候选人,她对参加县级比赛信心不足。汪老师多次鼓励她,并带领几名有经验的老师去听她的课,帮她吃透教材,分析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帮她树立自信,迎难而上。功夫不负有心人,5月7日,陈晓娟老师在舒城县小学数学教师优质课比赛中不负众望,获得了一等奖。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汪老师注重抓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
在教导处的指导和帮助下,学校每个班都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涌现了一大批有一技之长的小达人。他们经常在省、市、县举办的各类比赛中摘金夺银。
刘佳、孙亮等同学获得安徽省小学生读书征文比赛一等奖。
韩莉同学获得安徽省小学生绘画比赛一等奖。
束伟伟、范蕊同学获得六安市电脑作品制作比赛一等奖。
匡超同学获得舒城县小学生象棋比赛低年级组二等奖。
汪伟同学获得舒城县小学生书法比赛高年级组三等奖。
孔艳霞同学获得舒城县小学生卡拉OK比赛三等奖。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汪老师深知教育教学是一门教无止境的科学,今后他将继续在这片神圣的园地里倾心耕耘,成就梦想——“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特约通讯员:汪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