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舒城教育信息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师队伍 > 教师风采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记干汊河镇复元小学教务主任汪安国
字体【 】  【日期:2014-9-3】  【单位:舒城县教育局】  【发稿人:干汊河中心学校】    【 关 闭 】

干汊河镇复元小学地处偏僻的丘陵地带,交通不便,至今依靠一条蜿蜒的泥路与外界连通。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学校的老师们为了那些渴求知识的孩子们,就像蜡烛一样,默默地燃烧着自己。在这里,有一个令领导、同事、家长、学生感动的老师——汪安国。

汪安国老师自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扎根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立定心志做一名普通而高尚的园丁,甘愿为孩子们奉献自己的一切。

在上级领导及校长的心目中,汪老师思想敏锐,踏实刻苦。多年前,他就自学电脑、网络知识,近几年,汪老师主动承担起学校的电子材料的上传下达任务,游刃有余,协助校长解决了很多棘手的问题。2014年5月,中心校在全镇小学举行了一次教育教学视导,抽调了汪老师到干镇片进行视导。当时他的父亲在视导的前一天刚刚去世,家中事物繁杂,但他还是义不容辞地接受了领导的安排,中午不休息,直到把两天的工作任务圆满地完成才回了家。

在同事的心目中,汪老师雷厉风行,热心助人。作为学校的教导主任,每学期开学汪主任即制定了详细的教研活动计划,并严格按计划执行。每周带领教师至少进行一次业务学习、教学研讨。组织精干力量于期初、期中、期末对教师的备课、计划、作业布批等业务进行三次检查,并及时补缺补差。如有些教师的上课进度过慢,个别教师批改作业有红笔错,汪主任就督促其在一定期限内整改、纠正。他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对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特岗教师进行指导。在听一名特岗教师的一节语文课时,发现她板书很不规范,写字笔顺经常出错,课下汪主任就认真跟她探讨有关问题,指导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其有了很大进步。2014年4月,该校的韦发巧老师参加县小学语文优质课比赛,因为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大型比赛,韦老师是一头雾水,不知从何处着手。汪主任得知这个情况后,在校连夜指导她做课件,对课堂环节的设置、板书设计等反复商讨、斟酌,并对其提了很多宝贵的建议。之后,在干汊河镇的初选中,韦老师所授的“九寨沟”一课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县级比赛中,该老师又获得了二等奖。

在家长的心目中,汪老师可亲可敬,值得信赖。这是这二十多年来,汪老师不折不扣的潜心教学,用自己的成绩赢得的。其所授的科目,历次在学区竞赛中成绩均名列前茅。很多的家长发现,只要进入到汪主任的班级,孩子在许多方面都会取得很大的进步。家长在外地经常打电话给汪主任,汪主任总是乐意跟他们交流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

在学生的心目中,汪老师严而有度,风趣幽默。工作期间,汪老师连城关的家都很少回,而是住在离校较近的地方。学生只要到了学校,就无时无刻不感到汪老师就在他们的身边。每天早晨,第一个来到学校的孩子,是汪老师为他们打开学校的大门;中午在校就餐的几十个远道学生,是汪老师在校陪着他们,陪他们在校园内打球,陪他们在留守儿童之家阅读、看科教电影、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放学后,是汪老师把一些学困生带回家,无偿为他们辅导功课;上课时,汪老师总能把深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在学生感到疲劳时就会来几段小笑话或学生爱听的故事逗学生快活,让学生乐学。他特别善于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而且效率高。注重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上课提问时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学困生回答,并注意对学困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课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不足。

近年来,农村的教育形势越来越严峻,学生数锐减,教育投入少,很多的教师心理出现波动,工作积极性差。但同时,还有千千万万个像汪老师这样的老师仍坚守在教育教学的前线,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农村的孩子们一定会愉快地学习,幸福地生活!(特约通讯员:吴本和)

 


汪安国老师在指导特岗教师


汪安国老师辅导留守儿童

陪留守儿童度过快乐的时光

Copyright © 2013 舒城县教育局电化教育馆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舒城县教育局电化教育馆  制作:舒城县教育局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大黉水巷2号  联系电话:0564-8621209  皖ICP备17023175号-2  皖舒公网备2013第102号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7.0或以上  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