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学生是花,那么他就是雨,滴滴滋润学生纯洁的心田;如果学生是树,那么他就是太阳,缕缕阳光伴随着学生的成长。他一直倾心于教育事业,始终把“责任”、“爱心”和“奉献”带在身上,扎根乡村,辛勤耕耘,播洒希望,收获明天,无怨无悔。他就是谷业武,舒城县桃溪镇中心学校的一名英语教师。
改科教学,勇担责任
谷业武1995年六安师专物理专业毕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有20年。1996年暑假即将结束,校长通知谷老师到学校,告诉他一个好消息:所授物理学科成绩在全镇排名第一(全镇12个班级);同时和谷老师商量一件事情,让他改教英语兼初三(2)班班主任。原来学校英语老师考研、调出,新来的没有人愿意分到这个偏远地方,没有办法,学校只得从现有教师中调整岗位。根据谷老师的工作能力、态度和成绩,决定让他挑这份重担。这时的谷老师正在自学本专业,打算考研呢!但望着老校长期盼和信任的眼神,想想可爱的学生们,谷老师没有推辞,接受了任务。常言道:隔行如隔山,学理科的教文科,背后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只有他自己知道。接手后谷老师发现学生底子薄,成绩差。怎么办?为了让学生中考英语不“瘸腿”,谷老师抓课堂教学,他根据语言教学的特点,综合运用“听、写、画、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实现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平等对话,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课下他没闲着,吃住在学校,上班最早,下班最迟,整天绕着学生转,作业面批面改,利用课间午后的一切业余时间,无偿给他们补习。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好中差搭配,以好辅差,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找学生谈心,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思想上的疙瘩。渐渐地学生们对英语感兴趣了,学习有劲头了,学风变了,成绩逐步提升。经过一学年的努力,中考英语成绩全镇第二名,学校有7人达省示范高中舒城中学录取分数,其中二班5人,实现了学校教学成绩历史性突破。
谷老师知道作为教师如果空有一腔热情,没有扎实的教学技能,是没法完成教书育人这一使命的。因此他刻苦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升学识水平,自学选择英语专业,获得本科学历和学位。教学上更是潜心研究,广采他山之石,先后利用假期在合肥、六安、芜湖等地参加了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多次参加教材培训,聆听专家报告,吃透教材编写意图,自己付诸行动。他的每一堂课都要经过精读教材,精心设计教案,精心准备教具,才放到学生的课堂中。他的英语课,由于生动有趣吸引了孩子们,所以学生们从不迟到,总是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不拖拉作业……学生总会说:“谷老师的英语课我们喜欢,上得轻松!”
谷老师的教学成绩每次都名列镇前茅,多届毕业班英语成绩评估在全县前三名,辅导徐青、张丽等多名学生获得县英语竞赛一、二等奖,撰写的多篇教学论文获六安市一等奖。
奉献爱心,润物无声
作为教师,他说:“我们的着力点就是关爱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失学,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他用他的关怀,让学生泪流满面;他用他的爱心,去扬起学生心海的风帆。2000年接手一个班级,开学几天了有个叫邵刚的学生还未报到,他决定去家访,骑自行车走了七八里路才问到邵刚的家。走进去一看,低矮的房子、光线昏暗、家徒四壁、泥灶台上散放着碗筷,询问得知邵刚父亲因病逝世,生前治病花去家中积蓄,母亲心灰意冷改嫁他乡,年幼的邵刚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交不起学费面临辍学。谷老师决定帮助这个可怜的孩子,他对邵刚的爷爷说:“孩子才14岁,不上学能干什么?明天送到学校,我来帮他吧。”第二天他帮邵刚垫付了370元的学杂费,这可是谷老师一个月的工资啊!谷老师家境也不富裕,父亲在其上大学时病故,姐姐们已出嫁,作为老小的他要赡养年迈的母亲,又面临着要成家的重担,经济压力可想而知,但这是爱的承诺!邵刚家离学校远,早出晚归不方便,他就把邵刚安排在自己宿舍同住,家里带的菜食堂里买来的饭一起吃,把邵刚当成亲弟弟看待。晚上谷老师备课,邵刚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随时请教。邵刚学习刻苦,成绩提高很快。谷老师多年如一日,承担了邵刚上学所有的费用,给了其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邵刚高考被解放军炮兵学院录取,在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激动地说:“我要永远记住帮助过我的人,特别是我哥——谷老师。我要感恩,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邵刚骨子里、心里把谷老师当哥了。现在邵刚已经参加工作,担任某部队上尉连长,关心下属士兵,被评为优秀军官。邵刚经常给谷老师打电话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新婚时还请了谷老师做主婚人呢!
有个学生叫潘灏,入学时已经15岁了,初一成绩一般,初二时结交了社会上一些不良青年,染上了抽烟喝酒的陋习,成绩直线下降,又学别人找茬和老师顶撞,老师批评他,他一脸地顽劣和不屑,走路也横冲直撞。谷老师接手后决定改变他、挽救他。谷老师多次家访,和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达成一致:多交流、少训斥,多沟通、少棍棒。谷老师知道,对于改变顽劣学生必须花时间、有耐心。他多次找潘灏谈话,时时关注,有进步及时表扬,有不足当面指出,根据该同学的特点让他做班级生活委员,培养其爱心、自信心、责任感。潘灏变了,逐渐回到了班集体,疏远了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在一年的交流和相处中,谷老师和潘灏既是师生,也成了朋友。潘灏现在已成为肥西县柿树乡蔬菜专业合作社总经理,他很感激谷老师,说道:“要不是谷老师,我哪有今天,说不定走上违法的道路。”
恪守师德,履职尽责
谷老师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准绳,总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的人,满负荷工作,同事有事有病请假,课程他顶着,他自己困难自己克服,用自己的言行做好了同行的典范。2009年的一天,他骑车家访不幸摔伤,医生要求住院一个月,他第三天就请求出院,他说:“我在这儿不安心,我要回去上课,52个孩子在等着我啊!”他又打电话给学校,领导也劝他在家休息几天,但谷老师还是坚持出院,然后拄着拐、扶着讲台给同学们上课。谷老师的名气大了,学历高了,有到条件好的学校以及进城的机会,他却坚定地留了下来,他实在舍不得他的学生,舍不得缺乏教师的偏远乡村,他说:“我的根在农村,我要把心放在这里”。近年来兼职热、家教风较浓,谷老师的一个同学办了培训班想请他帮忙,谷老师拒绝了。他继续为学生辅导,分文不收,家长非常感动,转学和分班级纷纷要求去他的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是一个新的社会问题。这部分学生长期远离父母,亲情缺失造成他们生活习惯差,意志薄弱,心理异常,学习态度不端正,谷老师对待这部分学生的教育加倍用心。每次接手新班级,他都要调查学生的家庭情况,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资料,联系簿,以全面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兴趣爱好等,经常找这些学生谈心,帮助他们解决感情上的困惑、学习中的苦闷、生活中的烦恼。留守儿童马超、姜志伟等过生日,谷老师把他们带回家,吃饭、买蛋糕,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照顾,让他们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得到亲情般的关怀。工作二十年,谷老师还住在学校的两间低矮的平房里,唯一值钱的是一台结婚时买的彩电,但他用自己的工资帮助了10多名贫困生,转化了几十名学困生,照顾了多名留守儿童。很多学生毕业了,贺卡传递着他们无限的祝福与思念,“一支粉笔写就您人生的轨迹;两鬓染霜谱成您人生绚丽的乐章;三尺讲台留下您人生的灿烂和辉煌!祝老师幸福开心,节日快乐!爱您的学生陶涛” ,“老师,你忙吗?注意身体?---张景”, “老师,三年以后他会把您的祝福变成现实来看您的!”
谷业武表现突出,多次年度考核获优秀等次,2007年被评为县优秀班主任,2009年10月在全县教育工作大会上作为优秀班主任代表作交流发言,2011年9月受到县委县政府表彰,获得“模范教师”光荣称号,六安市第二届“皖西好老师”候选人,舒城县第九届政协委员。(特约通讯员:束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