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舒城教育信息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师队伍 > 教师风采
万佛湖镇名师事迹介绍:让追求在教育中升华
——-记万佛湖镇九井小学教师陈燕先进事迹
字体【 】  【日期:2014-7-9】  【单位:舒城县教育局】  【发稿人:万佛湖中心学校】    【 关 闭 】

陈燕,1999年毕业,一位普普通通的小学老师,但普通中透露着不平凡。她毕业后就扎根山区,一教就是十几年,虽然调动了工作,但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无论物质富有还是贫穷,她一直默默地将青春与追求,心血与智慧编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上,将信仰与勤奋融进了教书育人的人生历程上,兢兢业业,奉献青春。 

一、 倾心教育、为人师表
     自从她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以来,扎实工作,勤奋学习,积极进取,视教师为园丁、为渡工、为春蚕、为红烛。她认为身为教师,就应该为人师表。她深深认识到“教书育人”、“文以载道”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多年来,她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素养,热爱、关心全体学生,甘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书育人,所以她把教学看得很重,如何备好课、上好课一直是她心里的重头戏。任何时候,哪怕再忙,她先备好课再上课,因为她深知,一堂有效的课堂教学,课前准备是重中之重。一堂课下来,她都会作深刻反思,有时在公交车上,也会听她与同事谈课堂中的做法与不足,感觉好的话,整整一天,她都会高高兴兴。

二、以诚相待,学生爱戴
     “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不能让一个差生掉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只要对差生有爱心、耐心、诚心就能……”她总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她班里的学生都知道,陈老师从不歧视一个学生,哪怕是别的老师都认为是弱智的学生,她也不放弃。她的班有几个特殊的学生——一个留有车祸后遗症,无法正常走路、说话的孩子;一个是失去母亲、父亲又有病的学生;一个是家人都认为弱智,不需要管的学生。而陈老师没有放弃他们,关心他们,找他们谈心,鼓励车祸后遗症的孩子坚持锻炼,早日康复;解决贫困的学生生活上困难;耐心地指导后进学生的学习。本学期的期末质检中他们也都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汪滢雨同学为了表达对老师的爱,特意自己设计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在一个杯子上印了照片送给了老师,在信中写道:“老师,您就像我的妈妈一样关心着我。毕业后,我一定会回来看您的!”

三、严于律己,兢兢业业
       陈老师在思想上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与奋斗目标,她把热爱教育事业放在首位,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立足本职,勤奋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文化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的技能。
她勇挑重担,担任班主任工作。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她从无怨言,默默工作,尽心竭力地做好领导交给自己的每一项任务。陈老师有时生病了,也不愿耽误学生的课,带病给学生上课,学生们看到老师一脸倦容,都为老师捏一把汗。张文俊同学曾说:“老师,您嗓子好哑,我在网上查了,喝胖大海可以,您以后要喝一点。”多么朴实的语言啊!字字透露着对老师的关心。在近几年的质检中,她所带的学生各科成绩名列前茅,深受学生家长的好评。
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还渴望有更多的锻炼自己的机会,不断地完善自己,超越自己。所以她积极参加各种讲课、评课活动,多次担任观摩课、公开课的任务,让自己在教育的舞台上能有所成就。
    陈燕老师就是这样,凭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在教育岗位上无私奉献,工作中不断取得一个个成绩。2010年她撰写的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情感教育》获市论文评比一等奖;2011年论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探讨》获市论文评比三等奖;2012年论文《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获市论文评比三等奖,并于2012年7月,荣幸地参加六安市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2011年度和2013年度年终考核均为优秀,她所授的班级在2014年被评为县“先进班集体”。
要想在教育教学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绩,只要让自己的追求无止,那么进步就会不止,奇迹就会不断,在教育中得到升华。为了孩子,为了教育的明天,她还在耕耘着、培育着、开拓着……
 (吴玉平    特约通讯员:文见超)

Copyright © 2013 舒城县教育局电化教育馆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舒城县教育局电化教育馆  制作:舒城县教育局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大黉水巷2号  联系电话:0564-8621209  皖ICP备17023175号-2  皖舒公网备2013第102号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7.0或以上  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