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佛湖镇中心小学老师韩延华, 1986年7月参加教育教学工作,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二十多年来,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尽可能用美好人生理想和信念去启迪学生,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她孜孜不倦地学习,吸取最新的教育思想与观念,确立与时代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镇组织的质量检测中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先后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和奖励。
一、踏踏实实教学,练好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在实际教学中,她把学科专业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遵循“和谐、兴趣、成功”的原则,通过革新教法,丰富教学形式,创设满足学生“求新、求趣、求美”需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情感体验,使思想品德得到提炼或升华。从心理学、伦理学、美学、教育学的角度钻研教材,理解各类教材对学生个性、品德以及道德修养的影响,用教材作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学生参与评价是知识获取的再体现。因此,她在课堂上让学生多参与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给他人评价,不仅让学生从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合理、公正的推理和判断,而且体现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增强了责任心,增进了同学间的相互了解,体现了互帮互学的合作精神。
因材施教,发挥所有学生的特长,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在实际教学中,她对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要求。学困生要求必须会做练习中的基本训练题。优生必须做好差生的小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应有所发展。班上陈全明和韩晓雨俩同学,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根本坐不住板凳,上课注意力分散,可他们的智力很好,韩老师特地把他俩安排在讲桌的两边,这样既可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又可方便于检查和督查他们的作业,现在这两位同学已成长为班上的优等生,每次成绩检测都在九十分以上。
二、抓班级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在班主任工作中,她常常早上很早上班,下午很晚离校,督促学生清扫好卫生,早上提前到校,检查家庭作业,组织早读等。上课间操,开会排队,班主任都得到位。每学期开学计划,期末总结,每周一次周会、平时不定期的班干会,学生会,布置教室,出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各项工作都要到位。加上每天发生的偶发事件,家庭访问等琐事,耗费的时间无法计算。这些工作原先都是她亲力亲为,后来,她注重在班级中培养一支骨干力量,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这样不仅班主任轻松,而且可以培养班干部的组织能力。在班级一般事情都由班长负责,各项具体工作分工到各个班委成员。早读、早操等日常工作都由班长负责,教室内的黑板报由宣传委员负责,学习上由学习委员和各科代表负责,班主任随时随地作检查指导。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她所带的班级班干部都能安排得井井有条。
三、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才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总是积极投入到素质教育的探索中,学习、贯彻教学大纲,加快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提高了驾驭课程的能力。在教学中,我大胆探索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首先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氛围,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成学习小组,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其次加强教法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为此,我在教学中着重采取了典型课例教学,抓住学科主干,同时注意指导读书方法,培养问题意识;创设探究环境,全员质疑研讨;补充遗缺遗漏,归纳知识要点。
三十年来,她一直潜心探究课堂教学艺术。特别是在提出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以崭新的精神面貌,研究最新的教学艺术,形成了生动活泼、幽默诙谐、富有感情的教学风格。还积极撰写论文,总结教学经验,并多次获得市级一二等奖。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一直以来来,她用自己的汗水浇出了一园桃李芬芳。在教育园地里她用满腔热情收获了学生的敬爱,家长的认可,领导和同事的赞同。
韩老师坚信:成绩永远属于过去,今后只有不断地完美自我,才能继续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在平凡的讲台上,以春蚕的精神、蜡烛的品格,为祖国的未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与责任,她深信这才是一个优秀人民教师永无止境的奉献与追求。
近三年实绩: 2012年、2013年镇级“优秀教师”
2013年9月被县委、县镇府授予全县“模范教师”
2012年、2013年年终考核为“优秀”
近三年期末质量检测四次获全镇第一
(吴玉平 特约通讯员:文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