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舒城教育信息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管理 > 家长学校 > 特殊教育
浅谈残疾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字体【 】  【日期:2014-11-28】  【单位:舒城县教育局】  【发稿人:教育关工委】    【 关 闭 】

 摘要:不同类型的特殊孩子的共同学习、生活、游戏,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促使残疾儿童少年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让残疾学生更好地回归主流社会。只有通过融合教育来消除障碍、共同发展,以实现回归主流社会的最终目标。

Abstract:different types of special children's study, game, life together, more conducive to cultivate children's soci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encourage disabled children have transformation from natural person to the society, let the disabled students return to mainstream society better. Only through education to eliminate obstacles, common development, to achieve the ultimate goal of return to the mainstream of society.

社会交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也是一种实际操作能力。儿童期是人的身心发展和人格塑造最关键的时期。我们应重视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然而,我校的学生都是一些残疾的孩子,他们在各方面的能力都较正常儿童弱,尤其是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更是落下了一大截。提高和发展社会交往能力,是残疾儿童将来直面社会、适应社会、学会生存的需要,也是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因此,我们应从各个方面让残疾学生在校接受良好的教育和训练,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促使残疾儿童少年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让残疾学生更好地回归主流社会。

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回归主流”运动的发展,为我们的特殊教育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同时也给我校的特殊孩子带来了与正常孩子密切交往的机会。平时学校注重班级的日常管理,建立班级常规,逐渐规范他们的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与普通学校结对开展各种交往活动,形成正常人与残障儿童少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良好校风。

我校目前的特殊教育是将需要特殊教育的学生分类教学,开设了聋教育、智障教育、脑瘫教育、自闭症教育以及聋儿语言学前康复培训和智力残疾学前康复培训。这些不同类型的残疾学生经常在一起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这种模式把特教学生既分开又结合,这样的优点是便于对需要特殊教育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又给这一部分残障儿童回归社会带来优势。比如我校康复班学生通过康复培训,部分学生就回到了普通幼儿园或普通小学上学;我校九年级大部分学生继续升入高中或中专学校上学,还有少数学生在学校学得了一技之长,步入了社会,能够自食其力。因此,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无时无刻不渗透着对残疾儿童少年的融合教育。

何谓融合教育?这是西方教育家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提出并付与实施的特殊教育目标,即“将特教学生与普通班学生在相同的环境中受教育”。它的基本理念是:“所有的学生应该归属于普通班的学生。这一观点使需要特殊教育的学生感觉到与他人的平等,是人权思想的一种体现。”同时由于残疾学生获取信息的特殊性,要实施完全融合教育,将他们回到普通班进行教育,仍有其现实上的困难。因此,我们认为对于残疾学生的融合教育,应该立足于特殊教育的自身,通过教育资源的整合和活动的设计,在融合的途径、方式和对象上做出适合残疾学生教育特点的研究,既包括残疾学生与普通人的融合,又包括残疾学生与残疾学生的融合,通过融合教育消除障碍、共同发展,以实现回归主流社会的最终目标。

那么为什么要提倡融合教育呢?

以智障儿童为例,首先智障班构成的学习环境,语言环境无法与普通学校普通班相比,学习正常语法的机会相对减少,这就给智障儿童语言康复带来阻碍。其次普通学生或我校聋生接触社会的面相对来说要宽广、深厚,而智障儿童则比较浅薄、单纯,如果他们之间能互相融合,能使智障儿童更早、更好地适应人际之间的交往、合作。其次,融合教育使智障儿童与普通学生或聋生心性相通,彼此关爱,减少智障儿童孤独自卑感,利于心灵康复。

再以聋童为例,对聋童而言,融合教育在扩大社交范围、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验、获得有声语言环境支持等方面有积极意义。融合教育还有助于聋童在师生间、伙伴间的互动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刺激了有声语言的发展。这些都有利于听障儿童逐渐走向正常化和社会化。
    同时融合教育也给正常儿童带来了很多积极意义。正常儿童在理解、关心和帮助残疾儿童的同时,培养了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也提高了自己。正常儿童和残疾儿童都是融合教育的受益者。融合教育不仅对所有类型的儿童有积极作用,而且对社会也有益处。有机会与残疾儿童互动、一起成长的正常儿童,长大以后将变得更宽容,对社会中的弱势人群更理解、更尊重。
   融合这种经历给孩子们,尤其是独生子女们提供了一种经验积累和互相学习的可能性。特别是我们的这些不同类型的特殊孩子的共同学习、生活、游戏,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我校地处城镇交合处,家长们由于生活条件所限,对孩子们的早期教育显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往往只求平安无事,却忽略了孩子们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交往能力的培养。对于特教孩子的家长,他们有的觉得孩子很可怜,为了给孩子更多的物质财富,他们忙于赚钱,无暇去辅导孩子们,经过调查发现,家长常带孩子出去郊游、参观的机会只占20%,致使孩子之间的交往受到了制约。

虽然学校是一个很好的集体教养环境,具有非常强的教育功能,对孩子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但是对于胆小的孩子来说,面对集体的关注要有一个适应过程。直接面对大集体,会使孩子产生极大压力,有可能刺激孩子由最初的胆怯转为惧怕。能在生人或众人面前大胆讲话,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飞跃。所以,我们应关注这些孩子最初介入集体活动的过程,这时是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刻。他们往往不只是不好意思当众讲话,有时连在游戏中拉拉别人的手都不敢。但是,当他们最初入校,母亲把他的手放入老师的手中时,母亲已把她对老师的信任传递给了孩子。因此,孩子会关注老师的举动,看老师是否一直对他很关心,看他是否很安全。所以,玩“找朋友”时,老师多去找他几次,用信任的目光看着他,用温暖的手握住他,他就会多一份胆量;当他有得意之作时,不妨让他给老师或者给大家讲一讲。从而达到让他变得勇敢、自信、多与人交往的目的。

不过一提“交往”这个词,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一群孩子在一起快乐地游戏”。如果自己的孩子比较内向,在人群里不去主动找小朋友玩,家长就急了,觉得孩子“怎么不爱跟别人交往啊?”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交往方式,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爱主动找朋友玩,或者一直乐于充当领导者,很多孩子天性敏感羞涩,比较慢热,强迫这样的孩子去跟别的孩子“打成一团”,会让孩子感到挫败,更加紧张退宿。因此加强对家长的培训对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很重要。

有的孩子其实特别想表现,想表达自己的意见,可是由于表达能力有限,有时免不了被人打断或取笑,时间久了就会回避此类活动和人多的场合。这样的孩子有时会在不被人注意时自做自的,对他们而言,周围人的态度很重要。老师应努力帮助孩子们培养注意别人的好习惯。当这样的孩子能够在大家专心注视下,顺利地表现了自己并得到肯定和鼓励时,他该多么高兴啊!最起码,老师应该是他最耐心的观众,这对孩子很重要。

当我们为了一件事烦恼时,情绪自然会很低落,若没有适当的发泄渠道,我们可能会用沉默来告诉别人:我现在不高兴,别打扰我。因为老师对孩子是做连续观察的,因而我们容易做到辨清这个事实。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适当请这个孩子帮助老师做一些事情。每当孩子帮助老师发过纸、笔等后,他们通常都会显得很高兴。老师在这个时候的责任是想办法调整孩子的情绪。假如,我们老师真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我们都会想出一些相应的好办法。

每个孩子各方面发展的速度是不尽相同的,有些孩子发展慢一些是很正常的,我们不要和家长一起着急。但是,我们要了解孩子是否属于这种情况,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看孩子的综合发展状况。排除生理上有缺陷的原因后,我们要做的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对孩子发展有足够的信心,不要因此而打击孩子,认为孩子笨,更多的关爱和鼓励有助于孩子交往能力的提高。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特教老师毫无疑问是这个重要工程中的重要一员,在铸造灵魂的这一伟大工程中特教老师担当了打下坚实基础的这一至关重要的任务。因此,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继续把残疾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纳入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让这些残疾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即回归主流社会。

舒城县特殊教育学校 李保川

Copyright © 2013 舒城县教育局电化教育馆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舒城县教育局电化教育馆  制作:舒城县教育局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大黉水巷2号  联系电话:0564-8621209  皖ICP备17023175号-2  皖舒公网备2013第102号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7.0或以上  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