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舒城教育信息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师队伍 > 教师风采
感悟唐氏精神 收获真情感动——记朝阳初中吴婕妤老师和她的爱心小分队
字体【 】  【日期:2014-11-26】  【单位:舒城县教育局】  【发稿人:干汊河中心学校】    【 关 闭 】

时光如白驹过隙,吴婕妤老师担任唐仲英爱心小分队辅导员已三年多,由开始时充满憧憬,感到兴奋,感到忧虑,懵懵懂懂,不知所措,担心自己不能胜任这项工作,辜负了唐氏基金会和学校的期望,到在学校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下,自己开始学习,探索,逐渐熟悉了爱心小分队工作,直至开展的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活动效果,受到了学校、社会的肯定,多次被唐仲英基金会和上级主管部门表彰,可谓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回顾这三年多的工作经历,吴婕妤老师和她的爱心小分队的同学们一起成长——徜徉在郁郁葱葱的校园,徘徊在人文气息的大学校园,亦或驻足在厚重历史的博物馆,或者踌躇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馆……在活动中感受唐氏精神的精髓。在潜移默化中,精神受到一次次洗礼,收获一份份感动。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送温暖,进家庭”主题活动,是该校一项长期活动。2009届叫陶梦瑶的学生,家庭贫困,母亲在一次打板栗时,不幸从树上摔下来,下肢残疾,孩子的心灵受到极大的创伤,学习成绩也下滑了。吴婕妤老师知道情况后,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立即组织小队员到她家里去看望,孩子们一边做起了扫地、洗碗等家务,一边和她母亲聊天,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感动着她的家人,也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处处洋溢着温暖,充满着温情。自此以后,每年吴婕妤老师和她的爱心小分队都自发前去帮扶,虽然参加的小队员不同,但传递爱心的真情不变。

奉献爱心,不仅是满足他人的实际需要,也是充盈着我们内心情感需要。作为地处农村的学校,留守儿童较多,隔代抚养比较普遍,父母关爱和家庭教育相对缺失,相关问题也随之而来。有的孩子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缺乏青春的朝气活力;有的孩子过于活泼,言行举止不文明,滋生一些矛盾事端。 吴婕妤老师组织“关爱留守儿童,呵护祖国花朵”主题活动,和留守儿童交流沟通,指导队员们和问题儿童结对子,一对一帮扶,倾听他们的想法,组织他们参加打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活动,做游戏,慢慢地、一些儿童心灵的枷锁打开了,变得开朗起来;渐渐地、一些孩子陋习减少了,变得懂礼貌了。看到孩子们的变化,她和爱心队员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虽然很辛苦,大家觉得很值得,幸福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在2014年爱心奖学金评选过程中,一个情景让吴婕妤老师深受感动。该校九二班在评选时,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把自己手中的选票投向胡锦涛同学,第一轮选票已超一半。原来学习刻苦,乐于助人的胡锦涛同学,一次上课时,感觉到下肢疼痛,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肿瘤,需要手术治疗,但高昂的手术费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显然是沉重的负担。同学们知道情况后,纷纷捐款。当他回来上课时,大家主动为他补课,帮助他,关心他。爱心需要传递,爱心需要灌溉,爱心让人间充满温暖。吴婕妤老师和她的爱心小分队用他们的行动作了诠释。

作为唐仲英爱心小分队辅导员,吴婕妤老师经历了很多这样的温馨的时刻,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在她脑海里浮现,虽然故事不同,但是每个故事所传递的爱心都是相同的,蕴含着“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的唐氏理念,无论时光飞逝,奉献爱心的理念将植根于她和爱心队员们的人生道路,发芽在受助者的心灵里,成长在社会的土壤里,一代代传递下去。此时,当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充满着美好的未来……又一次萦绕在她和爱心小分队队员们的耳边,久久不能离去。(特约通讯员:吴本和)

Copyright © 2013 舒城县教育局电化教育馆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舒城县教育局电化教育馆  制作:舒城县教育局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大黉水巷2号  联系电话:0564-8621209  皖ICP备17023175号-2  皖舒公网备2013第102号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7.0或以上  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