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舒城教育信息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师队伍 > 教师风采
用爱去做良心活——记舒城县师德标兵棠树中心学校西塘小学教师陈留芝
字体【 】  【日期:2013-9-23】  【单位:舒城县教育局】  【发稿人:信息中心】    【 关 闭 】

     陈留芝老师,来自棠树乡西塘小学,是一名普通教师。执教十七年来,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她凭着一颗热忱、执著的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默默做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学生、家长和同仁们的认可。

     “教书就是一个良心活儿。”当教师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一份爱的倾注。人生最快乐的事莫过于受到别人的尊重与赏识,对学生同样如此。任何孩子都有强烈的自尊心,都渴望得到同学与老师的重视。陈老师现在所教的班级中有个叫孔勇的男生,他经常一个人坐在教室的一角,显得比较内向,上课也特安静。在他的脸上,陈老师很少能见到同龄孩子该有的灿烂笑容。新接这个班不久,一天,陈老师让学生端正姿势坐好,认真作业。他却总是歪着身子写。看到他的本子上写的几行歪歪扭扭的字,陈老师便走到他的座位前找他,让他重写并端正姿势。可他大半天没动,陈老师便责备道:“站到讲台上写!”这时,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他。他的眼圈儿红了。又是好一会儿,他才不情愿地站了起来,慢吞吞地走到讲台上,脸上的表情极为难看。陈老师愣住了——一个两肩不对称的小男孩怯生生地站在面前。望着他,陈老师一时无法形容自己心中的愧疚。晚上放学,他妈妈来接他。从他妈妈口中得知,这个孩子出生就是发育畸形,身体右侧没长肋骨,上身靠一个固体支架撑着。他为自己的残疾而自卑,有时甚至还有点叛逆。这个夜晚,陈老师很难入睡,她尝过那种因病被别人误解的滋味,可她无意之间却伤害了那颗稚嫩的童心。在多次的自责之后,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要让他摆脱这种自卑的阴影,勇敢地走出困境。

     第二天,早读课陈老师去教室找他。班上的个别同学正取笑孔勇,模仿他走路的姿势,一气之下,他们打了起来。陈老师把孔勇和几个欺负他的学生找到办公室,和蔼地说:“老师和你们讲过张海迪阿姨的事,她可是在周围人的关心和自己的努力下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同学之间,要像亲人朋友一样友好相处。”又拉拉孔勇胸前歪斜的红领巾,摸着他的头,注视着他的双眼说:“你是个好孩子,老师希望你快乐。还有昨天是老师不好,错怪你了,我一定改正。其实老师身体也不好,可你看我每天是快乐的。我们共同努力吧!”他抬起头看着陈老师,并轻轻地点了点头。霎时间,他眼中充满了惊诧和欣喜。短短几句话,他的心一下子贴近陈老师许多。从那以后,陈老师一直关注他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一滴。上《掌声》一课,文中的小英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在上台演讲时得到同学们的掌声,后来变得乐观开朗。针对孔勇的特殊情况,教学时陈老师有意引导,让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鼓励身处困境的同学要鼓起生活的勇气。从那以后,全班同学都主动关心、帮助孔勇。他的成绩越来越好。渐渐地,他不再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角落里,课堂上经常站起来,陈老师也多把机会留给他,让他对自己充满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如今,三年多了,他的进步已不是一点点,心结也慢慢解开了,脸上的笑容灿烂又自信。

     班上一个叫乐乐的女生,她是抱养的。不知何时,她发现了自己的身世。她便变得有点内向孤僻,缺乏自信,平日里也不愿和同学说话、玩耍,生怕让同学知道自己的情况。有时班上的几个女生主动邀她一起玩,她也是不理不睬的。学校和班级里开展活动,她从不主动,甚至还竭力逃避。渐渐地,她在学习上也常出现问题,不是忘了写,就是写错或做不出来。你要是问她原因,她总是倔强地站着,一言不发。见此,陈老师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后来,在周记中,她这样写到“我是一根小草,幸福到哪里找”这句话。呀,这个孩子心事太重了!陈老师便利用周记评语这个形式和她谈心,慢慢地她愿意吐露自己的心声。她说自己在家总有种是外人的感觉,被自己的亲生父母抛弃,认为自己是个讨人嫌的女孩。陈老师去找她母亲了解情况,她夫妻俩没有孩子,收养了乐乐这个被遗弃在路边的孩子,视她为掌上明珠,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她吃好穿暖,感受真正的亲情温暖。可最近乐乐总是不太愿意亲近他们。他们也十分担心。

     于是,陈老师一方面在平时的教学中,更注意给她锻炼机会,培养她各方面的能力,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她融入到同学中去。另一方面,经常在放学后把她带回自己家中,和自己的女儿作伴,一起学习、玩耍。陈老师还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告诉她:“孩子,你多幸福呀!你的父母对你生活上细心照顾,学习上处处关心,已给了你无尽的爱。你只要愿意主动与父母交流,就会感受到他们爱你。试试看!”听了陈老师的话,她会心地点点头。渐渐地,她不再忧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陈老师也常看见,她满脸灿烂的笑容和母亲手牵手,幸福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去年的教师节,她母亲笑着给陈老师送来一束鲜花。鲜花里夹着一张卡片:“谢谢老师,现在我们一家可开心了!祝您节日快乐!”这对于乡村教师可是非常珍贵的礼物了。

     说良心话,做良心活。面对学生,陈老师努力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们的错误。班上强盛同学在四年级时,经常逃学到网吧去玩游戏,学习成绩差,为此他父母常常到处找他。恨铁不成钢,家人经常狠狠地骂他。让一个痴迷网络游戏的孩子告别网吧,可不那么容易。为了改变强盛同学,课余和周末,陈老师深入网吧了解情况,又收集了电视、报纸上许多的生动事例讲给他听,耐心地教育。可他依然我行我素,仍不时去网吧玩。多次反复,身为老师的这颗心告诉陈老师:不要灰心,不要放弃。她认真观察他的言行,把握他的心理,捕捉他身上的闪光点,找寻靠近他的机会。慢慢发觉他特别喜欢看课外读物,人文历史、自然科学,他知道得多,知识面广。陈老师从抓住这一发光点入手,到学校图书室找来许多他喜欢的书送给他看。课外活动时,还请他给同学讲一些故事。他兴致可高啦,什么天文地理、神话历史故事侃侃而谈。同时陈老师采取办法,和他一起制定计划,进行一对一强化训练,每天对照行为,评议——表扬——激励,把他的心慢慢拉到学习上。陈老师还利用家长会和家访的时机和他父母交流,让他们对孩子多鼓励,少批评。陈老师做的这些,最后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愧疚地说:“老师,从今以后,您就看我的行动吧。”一天,他又上网了,陈老师知道后准备去找他。课间休息,他却怯怯地走进办公室,递给陈老师一张卡片,上面写着:“老师,我这次上网是想查查关于您的病的相关情况,听说不能让您生气,对不起!”卡片上还附着一张精美的笑脸小贴画。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引导,他渐渐地变了,网吧不去了,学习劲头十足。实践证明,当学生真正懂得教师真心爱他之时,便是学生转变之日。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及课外辅导,还有繁重的家务,这些工作和日夜劳累,让陈老师常常感到恶心、胸闷、心悸和乏力。起先她偷偷地去医院检查,进行常规治疗,坚持不耽误学生一节课。后来的一天,她晕倒在讲台上。在校领导和家人的逼迫下,陈老师住进了医院。此时,上苍给她出了一个很大的人生难题。2008年4月,也就是她30岁这一年,被确诊为患有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必须要进行长期抗病毒治疗。时至今日,陈老师仍要每三个月定期去安医附属医院复查拿药。可怕的病魔、高昂的药费给了她沉重的打击,可她并没有退缩。可亲可爱的领导、同事和学生给了她极大的关怀和帮助,使她树立了好好生活的信心。住院、休养期间,学生经常打电话说想她。陈老师也想念学生,可为了孩子们的健康,必须离开。后来,医生告诉她:“在医学上这种病虽然目前无法根治,但只要坚持治疗,肝功能正常了,在正常情况下是没有传染性的,保持良好的心态,就可以正常上班。只是切记不能过于劳累。”

     陈老师的病情稳定了,不影响孩子们了,便回到学校,拖着虚弱的身体,认真工作着。三尺讲台,成了她战胜病魔的力量源泉;孩子的笑脸,就是驱散她心里阴影的阳光。可患上这种慢性病的人,机体免疫力很差,加上药物的副作用,最怕感冒,也易感冒。有时,同事看她感冒发烧了较长时间,脸色苍白,四肢无力,嗓子也哑了,就心疼地说:“小陈,差不多就行了,不要太拼命了。”可她总是一笑了之。每当走进课堂,看到学生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她的嗓子不觉得疼了,头也不觉得晕了。下了课,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背,脸色苍白,那些症状又都来了。晚上躺在床上,她全身酸疼难忍不能翻身。第二天醒来,陈老师又强打精神来到学校,曾几度在课堂上支撑不住……学生们吓坏了,赶忙找来老师和校领导,把她扶到办公室休息。上课铃声响起,那对学生的爱又驱使着她回到了课堂。“起立!”大家刷地站了起来,泪珠在每个孩子的眼眶里打转,教室里响起了银铃般的声音, “老师好!您辛苦了!”顿时,泪水也打湿了她的眼眶……

     十七年辛勤的工作换来了大家的认同,可是陈老师却说:“我只是一名普通教师,也没有做出什么动人的事迹。我只是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做着一份良心活,尽着一名教师该尽的责任。”

Copyright © 2013 舒城县教育局电化教育馆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舒城县教育局电化教育馆  制作:舒城县教育局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大黉水巷2号  联系电话:0564-8621209  皖ICP备17023175号-2  皖舒公网备2013第102号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7.0或以上  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