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舒城教育信息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师队伍 > 教师风采
奉献山区教育 彰显无悔人生 ——记皖西好老师汤池中学英语教师包训能
字体【 】  【日期:2013-9-15】  【单位:舒城县教育局】  【发稿人:信息中心】    【 关 闭 】

   他叫包训能,是舒城县汤池中学高中部英语老师。从教31年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努力践行“怀师爱之心,修师德之道,惜师誉之名,尽师智之能”为舒城西南山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着。

热爱教育,崇尚师德

     “师德是牺牲,师德是奉献。”作为一名教师,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是包老师矢志不渝的理念,也一直激励着他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人生和才智。自1982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承担着满负荷的的英语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而且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对于家庭来说,包老师或许不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爸爸,但对工作他却是一名合格的党员、一位称职的老师。几十年来,他全身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以不耽误学生一节课作为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多年来,他总是坚持早晨5点起床,晚上11点后休息,整天和学生泡在一起,心里装的全是学生。1989年9月年迈的父亲,不慎从屋顶上掉下来,摔成严重的腰椎压缩性骨折,大小便不通,在县人民医院住院一个多月,后又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当时他的孩子仅3岁,且母亲、妻子又体弱多病,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为了能够给父亲护理治疗,他硬是学会了打针、导尿、冲洗膀胱等繁杂的护理工作。他每天起早贪黑从学校到老家多次往返,但仍坚持出满勤,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2002年9月27日,母亲因突发中风,生命垂危,他得知消息后,仍坚持上完两节课才回家,结果没能见到老母亲最后一面,心中饱含着对母亲的愧疚之情,因为是一名老师,他觉得自己不能因为母亲一个人而耽误100多个孩子。草草安排母亲后事后,他又走上讲台。面对家人亲友的指责,他无言以对,自古忠孝难两全,为了工作、为了学生、为了神圣的事业,他选择了“不孝”,只能把对母亲的愧疚之情深深的埋在心里。

     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劳神费心。多年来包老师一直授三班英语,另加班主任工作,由于长期的过度劳累,积劳成疾。2010年9月23日,他正在课堂上讲课时,鼻子突然出血,自己简单处理后又坚持继续上课,第二天鼻子仍出血不止,在校领导和同事的再三劝说下,他才利用星期天到县医院检查,经诊断为血管瘤,需要尽快手术治疗。但他不想耽误学生的课,手术日期一拖再拖,由于身体透支严重,抵抗力下降,才迫不得已到合肥治疗。手术后一个星期,他又拖着虚弱的身体走上了讲台,这一举动,令师生为之惊叹。

师爱无言,大爱无疆

     包老师担任了近30年的班主任工作,在班级管理上一直坚持科学民主管理,优化管理过程,营造“健康、快乐、活泼”的班级氛围,一直坚守的一个人生准则是以诚待人。对学生,他以身作则,严慈相济。他认为:只有自己言行一致,才能给学生树立榜样,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他对待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在学习上耐心辅导,在思想上循循善诱,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致的关爱。用一颗爱心来教育学生,用自己的行为来熏陶感染学生。在他的关心和爱护下,学生把他当作无话不说的朋友,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遇到困难,他都耐心解答,细心引导,热心帮助。学生一谈到他,最常用、最质朴、也是最崇高的赞语就是:包老师真是一位好老师!

     他所带的2002届高三理(1)班有位王晓军同学,家境十分困难,父母体弱多病,父亲丧失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一度该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产生了辍学的念头,包老师了解情况后不仅在经济上资助,而且在生活上关心,学习上耐心辅导,在他的帮助下,王晓军决心重新树立生活信心,学习上更加勤奋刻苦,当年考上了安徽工业大学。此后,包老师还经常拿出自己微薄的收入给王晓军汇一些生活费,让他安心学习,克服困难,完成学业。这位同学感动不已,逢人便说“要不是我的恩师包老师,我早就打工去了” 。2011届班上的杨萍萍同学高考前压力大,经常不能入睡,也不能坚持正常上课,有时还会无缘无故的哭泣,包老师得知情况后,多次进行家访,找该生谈心,帮她分析高考形势,让她树立信心,减轻压力,并在生活上给予悉心关照,终于使她从抑郁中走了出来,振作了精神,鼓足了备战高考的勇气和决心,终于在当年考上了省内一本院校安徽财经大学。2002届班上胡坤同学母亲因车祸去世,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正在备战高考的胡坤犹如遭受晴天霹雳,一下子仿佛就要崩溃了。包老师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去慰问,并反复做该生工作。在他的精心呵护、关爱、帮助下,胡坤同学很快走出了失去母亲的阴影,鼓足了勇气和信心,当年顺利考上了安徽建工学院。

因材施教,注重转化

     在三十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包老师十分注重转化特殊学生。由于汤池中学地处山区,学生入学成绩大多较差,且个性差异很大,问题学生多,包老师始终坚信转化特殊学生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于是,他区别不同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实践中,他对学生进行疏导,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学生,始终本着一个原则,不打不骂,遇事谈心讲道理,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知道自己的过错。2008届班上有个学生胡俊杰平时成绩中等偏上,高三下学期却迷上了游戏,很长一段时间,晚上等他父母熟睡后,悄悄溜出去,玩至凌晨三、四点才偷偷回家,家长还一直蒙在鼓里。由于该生白天上课无精打采,甚至睡觉,成绩直线下滑。为了弄清症结,包老师十一点后步行十几里山路进行突击家访,结果我和他父母都发现他没有睡在床上。第二天,他真诚地找该生进行沟通,终于弄清了该生成绩下降的原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该生泪流满面,并决心改过,发奋学习,第二年高考顺利考取了二本。

用心做事,终有回报

     无论包老师在什么岗位上,他总是用心做事。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心与他们交流,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工作中,团结老同志,带领新同志,认真落实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同时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虚心向他人学习,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年轻的老师,同事有什么难题,总是找他商量,寻求解决办法,他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大家解决困难,从而得到了大家的敬重。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几十年来,他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连续多年被评为校“先进班集体”,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先进班主任。1989年、2003年被评为县“优秀教师”,受到县政府表彰;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受到镇党委表彰;2012年所带班级高一(2)班被评为“县先进班级”。所授的英语学科历届高考在全县农村中学始终遥遥领先。

     包老师经常这样想,既然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奉献,他无怨无悔。30多个教学春秋,一批批放飞的雏鹰,让他更加热爱教育事业,更加热爱学校,热爱学生,更加视校如家,视生如子。他深切地感受到教师的神圣和伟大,决心就这样一直默默地在山区教育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以高尚的师德、朴实的作风、过硬的素质、开拓进取的精神,树立起一位优秀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神圣称号。在山区教育这片多彩的百花园里精心培育,让每一朵山花都能灿烂地绽放。

Copyright © 2013 舒城县教育局电化教育馆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舒城县教育局电化教育馆  制作:舒城县教育局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大黉水巷2号  联系电话:0564-8621209  皖ICP备17023175号-2  皖舒公网备2013第102号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7.0或以上  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