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舒城教育信息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师队伍 > 教师风采
远上书山育桃李 为花欣做落泥红——记皖西好老师舒城二中语文教师张春
字体【 】  【日期:2013-9-13】  【单位:舒城县教育局】  【发稿人:信息中心】    【 关 闭 】

     在舒城第二中学,你经常会看到一个熟悉而又匆忙的身影,他就是安徽省优秀教师,六安市首批骨干教师,政协舒城县第九届委员——张春老师。25年前,张春老师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走上了三尺讲台;25年来,他心系教育,情注学生,爱如春雨,滋润着学生们茁壮成长。他以高尚的个人品格和优异的教学成绩,赢得了众多同行和学生们的尊重,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心 系 教 育

     如果说,教师是阳光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那么,张春老师就是向学生的心灵播散阳光的人。

     他经常说,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光辉的职业,就应该无怨无悔,义无反顾;既然身为人师,就必须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如果“身在曹营心在汉”,见异思迁,或敷衍塞责,得过且过;或贪图安逸,怕苦怕累。那么,不仅会使自己工作难出成绩,更严重的是,会直接耽误学生的大好前程。从教二十五年来,他始终把教书育人当作是自己人生中的第一要务,真正地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它,用切实行动去实践它。可以说,教育教学工作是他生活的主旋律,从破晓时分的琅琅晨读到夕阳西下的疲惫归影,从课堂教学的激情迸发到挑灯备课的宁静潜心,从班级工作的精心管理到家访谈心的细致入微,无不浸透着他的心血和汗水。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张春老师时刻牢记自己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他说:“教育就是用爱与智慧去帮助每一个学生发掘自己的潜力,创造自己的价值,体味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快乐与幸福!”张春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对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早来晚走,不计得失;他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努力挖掘每一位学生的细微闪光点,由衷地赞扬每一位学生,欣赏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爱与智慧奏响学生的心灵乐章,与学生们一起触摸知识的脊背,体验求知的快乐;他坦荡为真,至诚乃善,有强烈的合作意识,在教育教学上不断地向前迈进。

成 绩 斐 然

     张春老师长期承担一个班的班主任和两个班的语文课的教学工作。在日常教学中,他不仅精心备课,认真批改作业,而且特别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最大程度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为了能准确、生动、有效地传授文化知识。一方面他积极钻研业务,努力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注意采用生动、灵活、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去调动广大学生求知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而,他的课堂教学历来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教学教研上,张春老师辛勤耕耘,收获颇丰:1992年,他所任高三毕业班语文在当年高考中,荣获全县应届文科高考平均分及综合评估第一名。自2000年以来,他所任班主任的班级均在当年的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班级约三分之二的学生都能被省级示范高中如合肥一中、六安一中和舒城中学正式录取,录取人数连续四届居当年全县之首,班级语文平均分及优秀率也稳居年级榜首。他班学生连续三届夺得全县中考状元,连续两届在全县中考总分前十名中占据六席(均包揽前三名)。2009年和2012年,他班的学生分别有十人和八人被合肥一中正式录取,其中,姚尧和孔伟同学分别获得全县最高分,其成绩在全省也名列前茅。教研上,张春老师担任教研组长时,积极带领组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该教研组被六安市教育局表彰为“先进教研组”;多年来撰写的各类论文在《语文报》《语文活页》《皖西论文集》等报刊上发表;在全省组织的语文基础知识竞赛和作文竞赛中,他所教授的学生大约有80人次分别获得省、市、县级奖,其中省奖有10人次;自2000年始,在我校参加县委宣传部、教育局组织的“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他多次获得优异成绩。其中,多位选手在他的精心指导下获得全县中学生演讲比赛、小品比赛第一名,并在六安市乃至安徽省比赛中取得很好的成绩,这些获奖选手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爱国主义读书活动先进分子表彰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他也因此多次获得辅导教师特等奖。诸如此类的教学、教研成绩,不胜枚举。由于成绩突出,张老师在2003年被六安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教师”称号,2004年被安徽省教育厅授予“先进教师”光荣称号,次年被六安市教育局评为首批市级“语文骨干教师”。

育 人 至 上

     张春老师不仅重教书,更重育人。教书育人,这是他从事教育工作的宗旨。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得许多教师以“一好”代“三好”,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张春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将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在班级工作中,他更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塑造他们的美丽的心灵,不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样,既能使个别学习好而在品行上有缺陷的学生认识到品行的重要性,进而使他们通过改正而日臻完善,同时又使一部分品行良好而成绩欠佳的学生增添了一份自尊与自信,进而发奋进取,刻苦学习,提高成绩,两者可谓相得益影。在班级管理中,他十分注重自己的工作态度,讲究工作方法,努力做到严格而不严厉,慈爱而不溺爱,公正而不偏私。他不仅不歧视后进生,而是全力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这样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他的真诚和关爱。1998年,有一名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常被同学们轻视和奚落。气愤之下,他想要辍学。张春老师得知情况后,多次上门开导和安慰,并对相关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终于使得他又重回到温暖的集体怀抱中。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张春已连续24年担任班主任。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他从不以老师的权威给学生施加压力,而是在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中去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所思所想。他总是同学生一起设立新目标,克服困难,完成计划。在向目标努力的进程中,张春老师是一名师长,更是一位朋友。他主张学生要全面发展,在注重学习的基础上,更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团队意识。在班级中建立一种共享的文化,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在班级中实行竞选班干部制度,让学生在民主管理、自我教育中体会到一种成长的快乐。张春老师将德育融在每一件小事中,不单纯说教,而是言传身教。他和学生一同参加集体活动,让学生觉得整个班集体就是一个大家庭。张春老师所带的班级多次获得先进集体、先进班级的荣誉称号。每次学校的爱心捐款,他们班的同学在张老师的感召下总是捐款最多,因为张老师知道,一个懂得奉献的学生无论将来的人生之路怎样,这个同学都将会成为品正行端的人。有很多已经毕业的学生经常会回来看望这位曾经孜孜不倦教育他们的好老师。逢年过节,张春老师会收到从全国各地邮来的贺卡,这个时候他就会感到桃李满天下的幸福和快乐。

爱 如 春 雨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一名教师只有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才能赢得学生的拥戴,言教才能产生真正的效果。而“爱”,则是师德最核心的内容。在这一点上,张春同志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的称号,他勇于进取,公正无私,严于律己,恪尽职守,热爱学生,努力为学生排忧解难,多次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1999年,他的学生李劲松由于家庭困难,面临着辍学的窘境。张老师主动从自己不高的工资中拿出钱来为该生垫付了学费。2002年,一位他曾经教过,当时正在舒城中学读高中的学生李文娟,由于家里遭遇突发火灾,她本已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一家人愁眉不展。张老师知道情况后,马上发动学生,并带头捐款,将1000多元爱心款送到李文娟父母的手上。这样的爱心举动令他们感动得落泪。张老师还经常自己出钱为学生买来奖品,去鼓励学生积极进取。而他的妻子早在几年前就已下岗,全家的生活仅靠他一个人的工资支撑。但他仍固守着那一份清贫和淡泊。他以他的人格力量去教育和感化学生。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他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纪律明,学生比学赶帮,学习成绩突出,文体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形成了一个富有进取精神和团结友爱的战斗集体。2000年,他时任班主任的班级被六安市评为“先进班级”。2002年,他所任班主任的班级初二(8)班,由于班风优良,学生成绩突出,集体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班级特色鲜明,被共青团安徽省委员会、安徽省教育厅授予“先进班集体”。张老师的“爱 ”如知时节的春雨,润物无声,让学生们健康成长。

     同样,张春老师关爱学生的态度也体现在他履行政协委员职责的过程中,他积极参加政协的各项活动,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及时反映社情民意。通过考察、走访、学习,查阅资料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参政议政能力。张春老师积极准备,为关心弱势群体、外来打工者子弟、残疾少年儿童、特困家庭子女、留守儿童等一系列的教育方面的问题撰写提案,呼吁教育部门对他们多予关爱,使他们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当代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张春同志能够甘守内心的宁静,细细品味教书育人中特有的滋味,并为此怡然自得,这种精神境界确实弥足珍贵。杜甫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张春同志正是以知识的春雨,悄无声息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以人格的力量去塑造着学生的美丽心灵。

     张春老师执着于自己的事业,不断追求着更高的目标,他让学生们体会到师者的胸怀和榜样的力量。丰厚的荣誉并没有使张春老师止步不前,他将一如既往的在那片属于他的“园地里”上辛勤耕耘,收获一份份希望:

     书山有路,三尺讲坛,演绎鞠躬尽瘁;

     落花有情,一腔热血,孕育桃李芬芳。

     我们也真诚的祝愿张春老师的从教之路越走越宽广,越来越精彩。

Copyright © 2013 舒城县教育局电化教育馆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舒城县教育局电化教育馆  制作:舒城县教育局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大黉水巷2号  联系电话:0564-8621209  皖ICP备17023175号-2  皖舒公网备2013第102号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7.0或以上  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