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数、外各4节课在三间教室同时进行。课上得很精彩,看得出执教老师都作了精心准备,讲台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教具。其中有位上《确定位置》的老师还提前把教室布置成温馨浪漫的电影院。虽然教室里很闷热,但上课的老师很投入,课堂上笑语连连,不时绽放出思想的火花。
可是,仍然有一些老师“分心”,或懒散地晃荡双腿,或打着哈欠玩着手机,还有人借上厕所的机会一去不回。
身边有个女老师从坐下来就一直在摆弄手机,不停地发短信,偶尔还会笑出声来。她对我的认真不屑一顾,觉得家门口的培训有什么听头呀。一些老师总认为培训学习就应该走出去,跑很远,坐汽车,住宾馆,那样才叫长见识、开眼界、有提高。
比起那些高深的专家报告来,这两位老师讲得很棒。他们都来自一线,一直没有脱离课堂,理论和实践结合得很好,加入的一些鲜活例子,使培训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讲座结束时,众人报以热烈的掌声。有人是真心感谢,有人却是庆祝煎熬的结束。
最后一项是互动环节,就执教老师的课进行研讨,或者提出自己平时教学中的困惑。但中间休息的十分钟,又有很多人趁机溜掉,偌大的教室里只剩下稀稀拉拉的十几个人。进入评课互动阶段后,一些听讲座时口若悬河的老师,这时却优雅了起来,甚至变成了哑巴。个别被硬叫到的老师只是干巴巴的几句话,无非这节课上得好、语言规范、板书工整之类。而苏州老师的相互评课却是由浅入深、一套一套的。
教研室主任宣布本次活动圆满结束后,我却听到他私下里向局长抱怨:这些老师怎么没有忧患意识呢?
《中国教育报》2008年9月1日第3版